成都的房价到底降了多少?别光看官方报的数字,我拿自己这套房给大伙儿算笔实在账,

气象传播者 2025-10-04 11:19:56

成都的房价到底降了多少? 别光看官方报的数字,我拿自己这套房给大伙儿算笔实在账,算完你就知道,咱们普通业主心里有多苦。 那年我在成都成华区二八板块内侧,买了套150平米的房子。当时裸房成交价223万,贷款150万,加上税费、中介费,零零碎碎凑了9万多,总成本一下子就到了232万。那时候觉得,能在成都安个家,再苦都值,哪想到七年过去,这笔账能算得人心里发紧。 这七年的月供,我真是咬着牙扛过来的。每个月9000块,雷打不动得转出去。前五年利息高得吓人,一年光利息就超5万,这两年稍微降了点,也得4万一年,七年下来,光利息就砸进去33万。这么一算,我这套房的真实成本,早从232万涨到265万了——这还没算这些年偶尔修修补补的钱呢。 今天没事干,打开贝壳APP看小区同户型的挂牌价,心一下就凉了半截。挂牌最低的才219万,懂行的都知道,真要成交还得往下砍,估摸着210万就顶天了。要是只看裸房价,从223万跌到210万,也就降了11%,表面上看好像还能忍。可我掏出去的是265万啊!这么一算,真把房子卖了,直接亏55万,降幅26%!那感觉,就像胃里揣了块冰,从早到晚都凉飕飕的,怎么都化不开。 以前总听人说“房价大跌亏惨了”,我还觉得是夸张,直到自己一笔一笔记清这笔账才明白:官方说的房价降幅,都是按网签价算的,可咱们老百姓买房,哪只花网签那点钱?贷款利息、税费、中介费,还有装修的钱,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支出,像隐形杀手似的,悄没声儿就把成本堆高了。 就说我这套房,223万是备案价,可我实际掏了232万;七年利息又塞进来33万,结果现在卖房只能拿到210万,这账怎么算都笑不出来。朋友圈里邻居们聊卖房,没一个不喊亏的,可官方报表里永远写着“微调”,为啥?还不是因为备案价根本没算上咱们的真实支出。2018年成都房价多火啊,好多人像我一样,为了顺利过户,网签价往低了写,实际多花的钱都没处说理;现在市场冷了,成交价一跌,这中间的差距就全成了咱们的亏空。 我到现在都记得签购房合同那天,手心全是汗,一遍遍地数首付够不够;后来贷款批下来,每月月供跟定时炸弹似的,有时候实在周转不开,信用卡都刷到极限,只能跟朋友临时借点钱凑数。前两年降息,我还偷偷松了口气,觉得能少花点利息,结果转头就看到房价往下滑。有次查完贝壳上的成交价,我站在阳台抽烟,烟灰掉裤子上都懒得拍,满脑子就一个念头:都说房价稳,稳在哪了?是稳在我的存款里一点点蒸发吗? 其实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成都其他板块也差不多,我听朋友说,高新区有套2018年买的房,当时花了300万,现在挂牌才250万,表面降了17%,可算上装修钱和这么多年的利息,亏得比我还多。有人开玩笑说,这哪是房价跌了,明明是免费给银行送了七年利息。银行倒是坐收渔翁之利,利息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咱们这些业主呢,买房时后悔没早点买,怕以后更贵,卖房时又后悔买早了,觉得亏得慌,中间那些日子,熬夜算账到眼睛发酸,也没算出个能让自己舒心的数。 这种事儿也不是成都独有的,全球都这样。纽约、东京房价波动,媒体报的都是光鲜的数字,可老百姓只会算自己口袋里的钱。不过成都这波不一样,这些年调控政策一波接一波,限购又限售,房价看似被按住了没大涨,可咱们的生活成本没停过涨啊!油盐酱醋、孩子上学的费用、物业费,哪样都在涨,房价看似只微降一点,可算上各种成本,对普通家庭来说就是“生活大亏”。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你们家的房子这些年降了多少?小区里的房价是涨是跌?评论区聊聊,说不定咱们都一样,偶尔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霓虹,手里算着这笔算不清的买房账,心里满是无奈——当初以为买的是家,没想到最后成了一笔算不清的亏空账。

0 阅读:77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3

用户10xxx03

3
2025-10-04 20:15

其实没亏多少,如果你租房住一年5万租金一对比不就没亏哈多少。

醉枫桥

醉枫桥

2
2025-10-05 00:25

跟其他城市比,成都算好的了

阿杜

阿杜

2
2025-10-04 20:32

你这种人纯粹他妈就是为了赚钱!你住房子不给钱?现在好多也这种心态,想白做几十年还要房子值这么钱,梦吧,你一辈子别买!

气象传播者

气象传播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