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捡国旗的这个女孩上人民日报了,女孩说的一句话,感动哭了众网友。 女孩在路边走着,忽然看见马路中间掉了一面五星红旗,她迅速穿过车流跑过去,把五星红旗捡起来,这时值班交警看见了,急忙跑到女孩跟前,赶紧指挥让车辆都停下来,跟女孩说这里危险,拉着女孩护到身后,护到路旁边安全的地方。 女孩对交警说:“看到了五星红旗掉在地上,我就把它捡起来,国旗不能掉地上” 后来看人民日报的详细报道才知道,这个女孩叫王梓涵,是西安一所初中的初一学生,家里姥爷是位有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她打小就跟着姥爷看新闻,每次电视里奏国歌、升国旗,姥爷都会下意识地站直身体,还会拉着她的小手教她行少先队礼。家里客厅的墙上,至今挂着姥爷年轻时在部队参加升旗仪式的黑白照片,照片下面压着一张纸条,是梓涵小学时写的:“以后我也要像姥爷一样,守护国旗。” 有人可能会说“捡一面国旗而已,至于被这么多人夸吗?”可你要是翻一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就会明白,里面明明白白写着“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现实里,我们偶尔会看到被风吹落的国旗挂在树枝上、或是落在路边积水里,不是大家不爱国,而是少了梓涵这样“看见就不能不管”的执念。她穿过车流时,书包上的红领巾还在晃,手里攥着国旗的那一刻,哪想过会不会有危险?眼里只有“不能让国旗掉在地上”这一个念头——这份纯粹,比任何刻意的“爱国表演”都更打动人。 交警李警官后来在采访里还提了个细节,当时他跑过去拉梓涵的时候,女孩第一反应不是怕,而是把国旗往他面前递,着急地说“叔叔你看,国旗有点脏了”。他后来找了纸巾,和梓涵一起把国旗上的灰尘擦掉,梓涵还特意学着姥爷教的样子,把国旗叠成了整整齐齐的小方块,说要带回学校交给老师,让全班同学都知道“国旗要好好护着”。你看,这哪里是一个孩子的“偶然举动”?这是家里长辈耳濡目染的教育,是学校里“爱国第一课”的扎根结果,是刻在骨子里的对国家的敬重。 人民日报之所以会报道这件事,不是因为它多轰轰烈烈,恰恰是因为它够小、够真实。现在总有人觉得“爱国是大人才该想的事”“要做大事才算爱国”,可梓涵用行动告诉大家,爱国可以是看到国旗掉了就去捡,可以是升国旗时认真敬礼,可以是不让国旗沾一点灰。这些细碎的小事,就像一束束小光,凑在一起就能照亮“家国情怀”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捡国旗的这个女孩上人民日报了,女孩说的一句话,感动哭了众网友。 女孩
锦云祥瑞
2025-10-04 00:10:52
0
阅读:354
大海小草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