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慈禧来到小站兵营视察新军。在检阅途中,慈禧的一支玉簪从头上掉了下来,

星河滚烫你是画 2025-10-03 21:43:13

1896年,慈禧来到小站兵营视察新军。在检阅途中,慈禧的一支玉簪从头上掉了下来,一个军官看见后冒险捡起,并用一句话,让自己平步青云。 1895年10月,甲午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为了挽回颜面,重振国威,清廷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西式“新建陆军”。 次年,为了显示朝廷的重视,皇太后慈禧决定亲自前往小站,检阅这支新军的成果。 阅兵当天,小站兵营戒备森严,气氛庄重。袁世凯陪同着慈禧太后,巡视着一列列精神抖擞的士兵和一排排锃亮的洋枪洋炮。 就在检阅途中,意外发生了。 不知是因为颠簸还是风吹,慈禧太后头上戴着的一支成色极佳的凤凰玉簪,忽然滑落,掉在了地上。 空气瞬间凝固了。 这支玉簪,此刻却像一块烫手的山芋,谁也不敢去捡。 这簪子事关“凤体”,掉下来本就不吉利。谁去捡?怎么捡?捡起来说什么话?一步行差踏错,就可能惹来“惊驾”或“大不敬”的杀身之祸。 就在这片死一般的寂静中,一个身影,动了。 跟在队伍后方的一个小小的队官,当机立断,一个箭步上前,迅速而稳妥地将玉簪从地上捡起,然后立刻退回原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这个人,叫孟恩远。 他没有在当时就冲上去献宝,以免打断阅兵的进程。他只是悄悄地,将那支玉簪握在手心。 等到阅兵式全部结束后,孟恩远才快步走到慈禧的驾前,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双手将那支玉簪高高捧起。 慈禧看着失而复得的玉簪,又看了看眼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军官,正准备开口。 只听孟恩远朗声说道:“凤簪落地,重返佛山!” 这八个字,如同一阵春风,瞬间吹散了慈禧心中所有的不快。 她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太高明了。 它不仅将簪子掉落的“失态”,巧妙地美化成了一副凤凰归位的祥瑞景象;更重要的是,“佛山”二字,完美地呼应了慈禧最爱听的自称——“老佛爷”。 这马屁,拍得不露痕迹,又正中下怀。 慈禧龙颜大悦,她指着孟恩远,问身边的袁世凯:“这个年轻人是谁,现居何职。” 袁世凯连忙回话:“回老佛爷,此人是新建陆军马队右队的一名哨官,名叫孟恩远。” 慈禧点了点头,金口玉言道:“一个小小队官,如此机敏。这样的人,可以重用嘛。” 这一句话,胜过十年的寒窗苦读。 因为这石破天惊的八个字,孟恩远从此一飞冲天。他不仅成功进入了顶头上司袁世凯的核心视线,更被朝廷上下视为被“老佛爷”开过光的“福将”。 孟恩远的仕途一路绿灯,从一个小小的队官,步步高升,最终在民国时期,官至吉林吉林督军,成了一方大员。 官场之上,他也得了一个流传甚广的雅号——“拾簪将军”。

0 阅读:97

猜你喜欢

星河滚烫你是画

星河滚烫你是画

欢迎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