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被约谈的货拉拉,其实欠司机们个拥抱

一天跑5单赚320元,扣完抽佣、会员费和油费,到手不足200元。”在深圳龙华物流园,货拉拉司机老张的流水记录,折射出货运平台光鲜数据背后的困境与无奈。

曾几何时,货运O2O平台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传统物流行业的生态。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的统计,2024年我国已有3000多家网络货运平台,网络货运市场运费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约占全国公路运输总费用的12%。

这些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了车辆空驶率,提升了物流效率。

在平台出现之前,传统货运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司机们常常聚集在物流园等地“站街抢活”,中间环节多,成本高。

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诞生,理论上实现了货车司机与货主的直接对接。

然而,当行业狂飙突进之时,隐患也随之浮现。“会员费+抽成”模式成为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却也成为了司机们的沉重负担。

当司机们都成为资本的嫁衣时,监管也是果断出手。

2025年9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了同城货运巨头货拉拉。市场监管总局要求货拉拉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范经营行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货车司机和消费者权益,推动平台规则和算法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为什么总是被约谈

货拉拉的监管约谈史可追溯至2021年。

据公开统计,自2021年起,货拉拉已被交通运输部门频繁约谈十余次。

2021年5月,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联合约谈包括货拉拉在内的10家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明确指出互联网货运平台存在“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侵害从业人员权益的问题。

2022年11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货拉拉公司进行约谈,指出其采用一口价订单、上线“特惠顺路”产品等方式恶意压低运价,严重损害货车司机合法权益。

2023年,货拉拉又因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连续被约谈两次。

今年9月19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召开的“问题突出企业集中约谈曝光会”上,货拉拉再次因司机投诉量整体偏高、对投诉处置结果的满意率偏低而被约谈。紧接着9月23日又被市场监管总局约谈。

从交通运输部门到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主体的升级,反映了货拉拉问题已从行业监管范畴上升至市场公平竞争与反垄断的层面。

为什么总是被约谈,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投诉太多。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含“货拉拉”关键词的投诉量已达98049条。“抽成过高”“规则透明性差”“乱扣分”“服务失控”是司机和用户的主要投诉点。

面对如此频繁的投诉,监管不可能坐视不管。而此次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标志着监管思路的重大转变——从单点整治迈向系统治理。

监管部门意识到,只有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才能破解数字货运平台“数据垄断”与“生态失衡”的深层矛盾,重塑健康的行业生态。

面对监管压力,货拉拉在约谈当天晚间迅速回应:坚决落实约谈要求,立即开展整改。货拉拉表示,本次约谈对货拉拉是一次深刻的警醒和教训,货拉拉将以此为戒、举一反三,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法律规定,依法合规经营。

近一年来,货拉拉已开展一系列自救措施。今年3月,它成为行业内首个公开算法的货运平台。

5月,货拉拉承诺2025年将降低抽佣共2.3亿元,并每年投入近7000万元补贴订单。9月18日,货拉拉还举办了“算法协商恳谈会”,邀请司机代表参与讨论算法规则。

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在互联网平台的生态体系中,平台、司机与用户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三角关系。这个关系的平衡程度,直接决定了平台的健康度与可持续性。

货拉拉起步阶段的成功,源于其精准把握了三边网络的增长逻辑。

在平台经济模型中,司机代表供给端,用户代表需求端,平台则是连接双方的匹配引擎。货拉拉通过地推团队快速集聚司机资源,建立初步运力池;同时通过补贴策略吸引用户,形成双向正反馈循环。

这一阶段的平台策略明显偏向司机友好型。低抽成比例、简单的奖励机制、宽松的考核标准,都是为了降低司机入驻门槛,快速构建网络效应。

数据显示,货拉拉累计为社会提供了700万灵活就业机会,这种规模效应为其筑起了坚实的竞争壁垒。

与此同时,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货车司机与货主的直接对接,有效降低了车辆空驶率。对用户而言,找车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价格透明度显著提升,体验改善催生了用户习惯的养成。

然而,随着资本压力与上市野心的膨胀,平台的战略重心开始偏移。“会员费+抽成”的混合制度逐渐成为压在司机身上的重担,平台与司机的关系从合作走向博弈。

据观察,当平台凭借网络效应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后,这种共生合作关系就开始出现微妙变化。

货拉拉在国内同城货运市场已占据63.1%的份额,形成了“不用货拉拉,就没有活路”的司机困境。平台逐渐从服务提供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和利益分配者,关系天平开始倾斜。

随着平台规模扩大,算法不透明和规则单向制定成为司机权益受损的主要领域。

这种现象与电商平台的“仅退款”机制演变如出一辙。该机制本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但在执行中逐渐偏离初衷,部分职业“薅羊毛”者利用规则钻空子,导致商家在责任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损失货款和产品。有电商卖家感慨:“被薅羊毛薅怕了”

当平台规则严重失衡时,司机的应对策略从被动接受逐步升级为主动抗争。

货拉拉平台与司机之间的摩擦确实曾升级为多次集体罢工。2022年,河南、浙江、福建、广东、北京、上海等地的货拉拉司机曾发起集体停止接单行动,表达对平台规则的不满。

面对多方矛盾与投诉,监管也早早介入,意在推动平台规则向更加公平、透明的方向重构。

其实,货拉拉在监管和社会压力下已开始做出改变。从公开算法,到算法协商恳谈会。以及司机关怀方面,货拉拉也推出了一些举措。

然而,在司机老张看来,这些改变还远远不够。“规则变了,但心还是凉的。”他坦言,“我们需要的不是偶尔的关怀活动,而是真正的尊重和公平对待。”

平台的回应,更像是被监管“逼出来”的妥协,而非发自内心的反省。就像一位司机在恳谈会上说的:“你们现在愿意听我们说话了,但我们能感觉到,你们的心门还没有完全打开。”

货拉拉需要明白的是,真正的改变不是来自于外部的压力,而是来自于内心的觉醒。平台需要重新找回那个曾经让司机们感动的初心——那个让司机和平台成为“一家人”的承诺。

希望,平台在下次的恳谈会上,沟通冰冷的算法之前,能先与司机们来一个热情的拥抱。

司机是平台的毛细血管,延伸至城市每个角落,承载着平台的声誉与信用。当我们在手机App上轻轻一点,背后是数百万司机风雨无阻的奔波。

货拉拉欠司机们一个真诚的拥抱,现在,是时候给出了。

评论列表

滴滴司机一枚
滴滴司机一枚 6
2025-10-03 06:04
啥时候约谈滴滴啊,干死狗滴,派单不透明,天天坑司机,为啥货拉拉骑手过劳死的少,滴滴那么多,来个人好好查查吧,尤其派单,这些运管和派单的都她妈该死,真的应该弄死这帮狗

海皇 回复 10-07 21:46
兄弟这么狠

猫猫猫 回复 10-08 21:03
查?穿一条裤子的指望他们查?

烋慕
烋慕 5
2025-10-03 19:59
我很明确的说,货拉拉就是一个大垃圾,大垃圾,大垃圾,扰乱市场秩序的大垃圾,使劲打价格战
猫猫猫
猫猫猫 2
2025-10-08 21:05
垃圾平台造就垃圾乘客,平台和乘客趴着司机身上吸血
Nobody
Nobody 2
2025-10-07 17:56
算法剥削,数字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