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症:钩藤和它一起煮,是最给力的“止抽药”,平定肝风内动,少走3个月弯路!

灵松谈育儿 2025-10-02 18:47:32

孩子抽动症:钩藤和它一起煮,是最给力的“止抽药”,平定肝风内动,少走3个月弯路! “孟大夫,中西医都看了,药也吃了不少,孩子的抽动怎么就跟粘住了似的,甩都甩不掉?” 每次门诊听到家长这话,我都特别理解 ——  明明孩子只是眨眨眼、耸耸肩,可折腾大半年,不仅没好,反而添了新动作,换谁能不急? 行医40年,我发现钩藤配上天麻,就是平定肝风内动的 “黄金组合”,不少孩子用了这个搭配,比盲目试药少走了3个月弯路。 就说去年门诊的一个8岁男孩,眨眼、清嗓子快1年了,家长带他跑了3家医院,西药吃了俩月,症状时好时坏,一停就反弹。 后来孩子又添了耸肩的毛病,家长急得直掉眼泪,才找到我这儿。 我给孩子看诊:舌苔薄白,脉弦细,一紧张眨眼就更频繁—— 这是典型的 “肝风内动”。 小儿肝常有余,一遇紧张、劳累,肝气就容易躁动成风,风窜到眼睛就是眨眼,窜到喉咙就是清嗓子,窜到肩膀就是耸肩。之前的药只盯着 “止抽”,没稳住肝风,自然反复。 于是我给孩子开的方子里,核心就是钩藤和天麻这对“搭档”。 钩藤能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就像给躁动的肝风 “踩刹车”;天麻能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专门对付肝风引起的肢体抽动,俩药一起用,既能快速缓解表面症状,又能从根上稳住肝风。 同时,我还加了白芍养血柔肝,不让钩藤、天麻疏泄太过伤肝阴;加了茯苓健脾益气,毕竟脾是后天之本,脾胃好了,气血足了,才能更好地约束肝气。 结果两周后复诊,家长就说:“孩子清嗓子少了,耸肩也不那么频繁了!” 我根据孩子情况微调了方子,又坚持了一个月,孩子的抽动基本消失,后续随访 3 个月,也没再反复。 很多家长不知道,钩藤虽好,但单用时力道稍弱,配上天麻,平定肝风的效果才更给力。 不过要注意:钩藤煮的时候不能久煎,否则有效成分会挥发;天麻要选质地坚实的,药效才好。 当然,抽动症证型多,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这个组合。 比如痰热内扰的孩子,还得加化痰的药;心脾两虚的孩子,得侧重补心脾。所以家长千万别盲目照搬方子,一定要带孩子找专业大夫辨证。 我是孟牛安,行医40 年,见过太多抽动症孩子在 “不对症” 的治疗里走弯路。其实只要找对搭档,稳住肝风,抽动症没那么复杂。

0 阅读:9

猜你喜欢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