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赫格赛斯在美军将领会议发言中的关键词。 9月30日,美国战争部长赫格赛斯面对从全球召回的800多名准将及以上军衔将领表示,“为捍卫世界,美国必须做好战争准备。若我们的敌人行事鲁莽、决意挑衅,必将被国防部以残酷手段、精准打击和凶猛攻势彻底击溃。我们拥有全球最强大、最致命且准备最充分的军队,无人能与我们相提并论,甚至连接近都做不到。” 其实早在赫格赛斯放话之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就已经给将领们打了预防针。 这两位美军高层一唱一和,本质上是在向全军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五角大楼的战略重心已经彻底从反恐转向大国竞争,而“战争准备”不再是冷战时期的威慑口号,而是要落到实处的行动纲领。 赫格赛斯口中的“残酷手段、精准打击”听起来唬人,但美军近年来的表现却实在难以支撑这种底气。 就拿海军来说,“杜鲁门”号航母在中东部署期间事故频发,战机坠海、误击友军等丑闻不断,最终因系统性受损被迫提前撤离;造价高达130亿美元的福特级航母更是因为设计变更和供应链问题一再延误,迟迟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 这些装备维护和研发上的短板,让美军所谓的“准备最充分”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更打脸的是,美国国防部多次进行的兵棋推演显示,一旦与主要对手发生冲突,美军根本无法取得预期胜利。 尤其是在西太平洋地区,对手的高超音速导弹、反舰弹道导弹等先进武器已经对美国航母战斗群构成实质性威胁,东风-21D和东风-26这两款“航母杀手”的射程覆盖范围,迫使美国海军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全球部署策略。 丹·凯恩的任命本身就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意味,这位非现役中将能跳过军种参谋长等常规晋升路径接任参联会主席,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对美军指挥体系的刻意改造。 海格赛斯上任国防部长后成立的“重整美国战斗力”特别工作组,已经解除了包括首位女性海军作战部长丽莎·弗兰切蒂上将在内的5名高官职务,这种人事大清洗看似是为了清除“觉醒运动”影响,实则是在强化对军队的绝对控制。 但这种非常规操作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美军各军种之间本就存在的利益博弈变得更加复杂,丹·凯恩“非典型”的身份让他在协调各军种资源时面临更大挑战,而这恰恰与他强调的“以同等的决心和团结精神凝聚在一起”形成了鲜明反差。 此次将领会议不过是五角大楼将其新使命正式公之于众的契机。如果说过去二十年美军的核心使命是反恐,那么现在则全面转向了大国竞争。但这种转型过程中暴露出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要投入巨资研发高端装备,另一方面却受制于关键资源的供应链安全。 美国80%的稀土直接从中国进口,剩下15%的转口贸易最终源头还是中国,而每架F-35战斗机需要417公斤稀土,隐身涂层里的钇元素、发动机叶片里的钆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造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要消耗4.2吨稀土,声呐系统的铒元素、推进系统的稀土永磁体直接决定了潜艇的作战性能。 2025年4月中国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产业链瞬间感受到了“卡脖子”的压力,MP Materials公司原本习惯将三分之二的稀土精矿运往中国加工,如今这条产业链被切断,公司营收大头陷入停滞。 尽管美国试图通过矿产安全伙伴关系构建替代供应链,但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的精炼厂依赖中国技术,欧盟的电池自给计划也离不开中国精炼产品,本土稀土矿更是连融资都没着落,短期内根本无法填补缺口。 赫格赛斯的“战争准备”论调,本质上是美国霸权衰落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当军事威慑遇上装备维护的现实困境,当资源反制打破关税战的幻想,美军所谓的“无人能与我们相提并论”就成了自欺欺人的空话。 正如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专家所言,稀土管制是中国经济武器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关税换稀土”的企图已经彻底落空。 美军将领们在会议上听到的“战争”关键词,与其说是动员令,不如说是对现实焦虑的掩饰。 当F-35的隐身涂层遇上稀土管制,当福特级航母的造价飙升遇上维护经费不足,当各军种的协调矛盾遇上非典型指挥体系,所谓的“残酷手段、凶猛攻势”不过是纸面上的狠话。 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军事恐吓维持霸权的冒险,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赫格赛斯和丹·凯恩越是强调“战争准备”,越能暴露美国在维护全球霸权过程中的力不从心,这场规模空前的将领会议,终究只是一场用强硬措辞包装的战略迷茫展示罢了。
美军暴露“战争机器”真面目最近,美国一位高级将领赫格塞思说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话
【8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