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抛弃了俄罗斯!”俄专家抱怨中国在俄乌保持中立,不仅暗示普京或许会和美国

蕊蕊聊过去 2025-10-01 13:45:40

“中国已经抛弃了俄罗斯!”俄专家抱怨中国在俄乌保持中立,不仅暗示普京或许会和美国结盟,还表示不能只依靠中国,那么现在看来俄罗斯是真委屈,还是打不赢急眼了? 莫斯科智库会议上,一位俄罗斯专家直言不讳,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姿态像是一种疏离,甚至暗示普京总统可能转向美国寻求出路。这话一出口,瞬间搅动国际风云:中俄这对老铁,怎么就传出“抛弃”的说法?是真有心结,还是战场胶着下的无奈吐槽? 俄乌冲突打响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境内,基辅和哈尔科夫等地很快陷入激烈交火。乌克兰得到西方大力援助,美国国会通过多项法案,提供数百亿美元军援,包括海马斯火箭系统和标枪导弹,这些装备源源不断运抵前线。北约国家也跟进,英国送来风暴之影巡航导弹,法国提供凯撒自行火炮,援助规模从防御武器扩展到远程打击手段。战场上,战线反复拉锯,巴赫穆特和阿夫迪夫卡等地变成重灾区,乌克兰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港口堆积的粮食无法出口,能源供应中断。 俄罗斯这边,西方制裁如潮水般涌来,欧盟冻结俄央行海外资产,美元结算系统切断俄银行通道,卢布汇率大幅波动,进口商品价格飞涨。产业链断裂,外资撤离,社会民生压力山大。俄罗斯转向东方市场,中国成为关键支柱,大量采购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2024年贸易额创下新高,远东管道和港口忙碌运转,避免了俄经济彻底崩盘。在联合国,中国顶住压力,反对单边制裁,推动多边对话,这份实际支持不是嘴上说说。 中国立场一贯稳健,坚持不卷入军事对抗,不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武器援助。外交部多次强调,推动政治解决,通过谈判缓解冲突。这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对大局的清醒判断。冲突背后,是美国主导的北约地缘博弈,西方不断输送武器和情报,试图消耗俄罗斯。如果中国贸然站队,提供军援,战场格局会大变,俄罗斯装甲部队和后勤将面临多线压力,东部推进的坦克可能被迫后撤。更糟的是,中国自身会遭新一轮围堵,金融科技领域被卡脖子,全球供应链断裂,亚洲安全形势恶化。 中俄关系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2022年2月普京访华时就宣布“无上限”合作,2025年7月两国高层会晤,继续深化经贸和能源对接。中国进口俄能源稳定其财政,北京还参与金砖机制,协调立场反对霸凌主义。这哪是抛弃,分明是雪中送炭。俄罗斯媒体偶尔有声音抱怨中国中立不够“铁”,但官方层面,普京多次肯定中国作用,梅德韦杰夫也点名赞扬中巴“和平朋友”倡议。 说到标题里的那位俄专家,2025年夏末,莫斯科一智库会议上,他公开表达不满,认为中国平衡策略在关键时刻像抽身,放大俄罗斯孤立感,甚至暗示普京需拓宽外交,不能全靠东方伙伴。会后,这话登上俄媒头版,评论区热闹起来,有人附和战事吃紧下情绪波动,有人质疑是否过分解读。类似声音零星出现,反映出前线胶着、经济承压的现实,但俄罗斯领导层没跟风,克里姆林宫照旧强调中俄互信。   这抱怨听着像真委屈,可细想,俄罗斯真被“抛弃”了吗?西方制裁下,中国买单能源出口,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超纪录,俄卢布稳住阵脚。暗示这事儿,更像是战场急眼下的泄气话,俄军在顿涅茨克推进受阻,补给线拉长,士兵疲于应对无人机袭击,经济数据虽稳但民生紧巴巴,自然想多拉点盟友分担。 从中国角度看,这种中立是负责任大国外交。我们不搞代理人战争,不押注胜负,而是劝和促谈。2024年6月中亚峰会,北京推动俄乌多方会晤,交换停火路线图。2025年,中国继续在日内瓦和纽约平台发声,呼吁尊重主权,避免升级。全球看,这冲突已扰乱能源粮食链,发展中国家遭殃,中国稳住供应链,就是帮全世界。 俄罗斯的处境,归根结底是西方霸权主义作祟,美国拉北约围堵,输出武器延长战事。中国没美化谁,事实摆着:俄乌对话是唯一出路,划定边界、保障安全,才能持久和平。中俄携手,金砖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平台上,我们协调一致,反对单边制裁,推动多极世界。

0 阅读:1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