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一名小伙表示:虽然我不喜欢日本,但要实话实说。本人在日企干过,每天8小时,含

脚步丈量远方 2025-10-01 12:18:43

网上一名小伙表示:虽然我不喜欢日本,但要实话实说。本人在日企干过,每天8小时,含中午吃饭和休息1小时,其余的超出5分钟以上就开始计时,算加班费,平时1.5倍,周末2倍,节假日3倍! 小伙老家在河南周口,之前在本地一家民营加工厂干过两年,那段经历让他对“加班”有过很糟的印象。当时工厂没固定下班点,忙起来每天要多干两三个小时,老板总说“年轻人多吃苦”,从没提过加班费,连考勤表都只记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全靠口头通知。 后来他跟着老乡去苏州找工作,误打误撞进了这家日企,入职第一天人事拿着员工手册跟他逐条讲工时制度,提到“超出5分钟计时算加班”时,他还以为是画饼,直到第一个月发工资,工资条上清楚列着“平日加班2.5小时,加班费426元”,他才真的相信。 这家日企的考勤系统连秒都记,员工刷卡进出都会生成明细,加班前要在系统里提交申请,部门主管审批后才算有效工时。 小伙刚开始怕麻烦,有次加班4分钟就提前走了,第二天人事找他谈话,说哪怕差1分钟没达到5分钟标准,也不能算加班,要是确实有工作没做完,最好等够时间再提交申请。 他后来问过老员工,才知道这套制度不是针对中国人,日本总部那边管得更严,要是企业没按规定付加班费,员工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企业不仅要补钱,还可能面临高额罚款,所以在合规这块,他们不敢含糊。 不过小伙也发现,这种严格的计时制度背后,也藏着隐性的压力。 他们部门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要是每天准时下班,主管会私下找你聊工作进度,虽然没明说要加班,但大家都默认“多留一会儿”更稳妥。 有次月底赶项目,他连续一周每天加班1小时,加班费拿得不少,可主管在例会上说“效率还能再提”,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大家在8小时内完成工作,别总靠加班。 他后来明白,这种“合规加班”其实也是企业控制成本的一种方式,既避免了违法风险,又能通过制度倒逼员工提高效率。 网友看到他的分享后,评论分成了两派。有人说“这不是基本操作吗?国内很多正规企业也这样”,还有人吐槽“我之前的公司,加班两小时才算,还得写申请层层审批,最后能不能批下来全看领导心情”。 小伙自己也在评论区补充,说他后来离开这家日企,去了一家国内上市公司,发现那里的加班费制度同样规范,甚至比日企更灵活——只要提前报备,哪怕加班3分钟,也会按半小时折算。 他这才意识到,不是“日企更合规”,而是合规的企业不管国籍,都会遵守劳动法规,反之,不管是哪国企业,只要想钻空子,总有办法规避制度。 也有人质疑小伙“拿个别案例当普遍现象”,说他没见过那些隐性加班严重的日企。小伙没否认,他承认自己待的那家企业规模大,受监管更严,可能不代表所有日企。 但他觉得,不管是哪种企业,员工都该清楚自己的权益——根据劳动法,延长工作时间就该付加班费,平日1.5倍、周末2倍、法定节假日3倍,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不是某家企业的“福利”。 他之前在民营工厂不敢提加班费,就是因为不知道可以维权,后来了解了法律条款,才敢在遇到违规情况时跟企业交涉。 其实现在国内对劳动权益的保护越来越严,不少地方的劳动监察部门会定期抽查企业的工时和薪酬制度,一旦发现违规,会要求企业限期整改。 小伙身边就有朋友,因为公司拖欠加班费,直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最后不仅拿到了拖欠的工资,公司还被责令整改。 他觉得,比起纠结“日企还是中企”,更重要的是员工自己要有维权意识,企业也要守住合规底线——毕竟,靠压榨员工时间换来的效益,终究走不长远。 劳动权益的保障,从来不是某一方的事。需要企业自觉遵守法律,需要监管部门严格执法,更需要员工清楚自己的权利,敢于对违规行为说“不”。只有这样,“按规定付加班费”才不会成为少数人的“幸运”,而是所有人的“常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22

评论列表

冷暖自知

冷暖自知

3
2025-10-01 20:52

我公司加班费150块8小时,好过没有那种[笑着哭]

猜你喜欢

脚步丈量远方

脚步丈量远方

脚步丈量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