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医生一段非常精辟的话: “不要脸不要命,走出一切心理疾病。焦虑是你太想要掌控,抑郁是你太想要成功,强迫是你太想要完美,疑病是你太想要长生,社恐是你太想要认同。 你越在意什么,就越被什么困扰,不要脸不要命,大胆一次豁出去,你会发现什么事都没有。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候?凌晨两点盯着手机刷工作群,就怕漏了领导一条消息——这不是负责,是焦虑把“掌控感”攥得太紧,好像少看一眼,天就要塌下来。我见过一个做会计的姑娘,每次报表交上去都要反复核对八遍,哪怕系统显示无误,她还是会半夜爬起来开电脑查,就因为怕“万一错了被骂”。后来她试着故意错了一个小数点,结果领导只随口提了句“下次注意”,她才突然愣神:原来自己攥了半年的“失控恐惧”,压根没那么可怕。 抑郁的人更像被“成功”捆住的木偶。前阵子接诊的小伙子,985毕业进了大厂,却天天躲在出租屋哭,说“同龄人都当主管了,我还在做基础岗”。他爸妈每次打电话都催“要上进”,朋友圈里全是同学晒的升职、加薪动态,他把“成功”当成了必须达标得满分,却忘了自己去年查出甲亢,医生早就让他别熬夜。直到有天他破罐子破摔,请假去公园坐了一下午,看老头下棋、小孩追跑,突然想通:成功又不是只有“当主管”这一种,能好好吃饭、睡个好觉,已经比很多人强了。 还有那些强迫摆东西的、总怀疑自己得癌症的、见人就躲的,说到底都是把“想要”熬成了“执念”。我邻居阿姨,每次洗碗必须按“碗、盘、筷”的顺序摆,差一个位置就浑身难受,后来孙子把碗打翻了,她急得直跳脚,可看着孙子哭唧唧的样子,突然就笑了——比起碗摆得整不整齐,孙子的笑脸才更重要。从那以后,她偶尔也会把碗随便堆着,反而觉得厨房更热闹了。 别误会,“不要脸不要命”不是真让你胡来,是让你把攥紧的手松一松。“不要脸”是不怕别人说闲话,社恐的人试着在奶茶店大声说“少糖去冰”,会发现店员根本不会多看你一眼;“不要命”是不把结果当命根子,焦虑的人试着在会议上主动说“这个我没把握,但可以试试”,会发现同事反而会帮你补台。 你看那些活得自在的人,不是他们没欲望,是他们懂“想要”和“执念”的区别。想要成功,但接受自己偶尔会失败;想要认同,但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得喜欢自己。就像手里的沙子,攥得越紧漏得越快,摊开手反而能接住更多阳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以为是心理委员,实际是计生委员[笑着哭]
【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