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一改常态,对华180度大转弯!因为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的一句话。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马科斯上任之后,最明显的动作就是拼命往美国那边靠。美国要军事基地,他马上答应,不仅开放了原有的,还额外批了四个新的,其中三个都挨着南海。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在黄岩岛制造摩擦,结果船被水炮喷得举白旗撤退,场面相当难堪。可那时候马科斯还是觉得,只要抱紧美国大腿,就能在南海问题上硬气点。 可问题很快就显现了,美国一开始口头上喊得凶,说要坚定支持菲律宾,可一到真需要的时候,美国不是推三阻四,就是光说不练。所谓的“保护伞”,关键时候根本不顶用。 再加上,美国对菲律宾出口的产品还直接收了19%的关税,这可不是小数目,等于给菲律宾的经济又捅了一刀。马科斯很快发现,这种跟着美国走的路子,表面上看强硬,实际上吃力不讨好。 马科斯的对外强硬,并没有给国内带来好处。反而因为跟中国关系僵了,经济遭了殃。中国已经连续六年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占了菲律宾近五分之一的外贸份额。 很多农产品,比如香蕉、菠萝这些,基本靠卖到中国才能撑住农户的收入。特别是棉兰老岛那边的农民,往中国卖水果之后,收入一年能涨20%以上。这是真金白银的利益。 除了贸易,菲律宾其实还有不少项目等着中国帮忙。像中菲合建的达古潘农业技术中心刚完工没多久,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一上马,当地亩产直接涨了三成。 农户们看着一捆捆沉甸甸的稻穗,心里比什么外交口号都实在。企业界更是急得团团转,天天盼着中菲铁路能重启。 那条铁路要是修通,马尼拉到克拉克自贸区的物流成本能直接降四成,多少生意能盘活?可这些事,美国根本没兴趣,它只顾自己在南海搞巡航、搞军事演习。 与此同时,国内还爆出了防洪工程的腐败丑闻。老百姓一看,日子越来越紧巴,政府还搞这一出,直接就爆发了“9·21抗议”,规模大到军方不得不进入红色警戒。 很多人联想到老马科斯当年也是因为腐败问题被赶下台,现在局势有点似曾相识。马科斯自己当然清楚,要是继续内忧外患,不想办法转圜,恐怕要重蹈覆辙。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即将离任。在离任前,他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希望中菲关系早日重回正轨”,这听起来很温和。第二句却更刺耳,他说“菲律宾喜欢殖民者”。这句话立刻引发了强烈反响。 为什么?因为它戳到了菲律宾的痛点。从西班牙殖民,到美国取代西班牙,再到日本入侵,菲律宾历史上几乎就是不断被大国摆布。 表面上独立了,可骨子里那种依赖强者的惯性一直没断。美国现在搞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新增的四个军事基地里有三个都在南海附近,还要求菲律宾配合美国的巡航。 这不就是换了马甲的殖民控制吗?只是菲律宾政府以前不好意思说破,民众心里也清楚但没人挑明。黄溪连这一针见血,反而让很多人突然清醒过来。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发言人塔瑞拉想借机反击,把这句话当作挑衅,可他的话没什么市场。因为普通老百姓一对比就发现,美国的援助几乎全砸在军工上,和他们的生活一点关系没有。 而中国的合作,是能让他们口袋变鼓的。街头巷尾议论的结果就是:美国这是绑架,不是真保护。 菲律宾政坛本来就有两股声音,一派是以副总统莎拉为首的务实派,天天喊着“经济优先”,要求政府少当棋子,多为老百姓谋实在利益。另一派是国防部长加尔维斯这类亲美派,他们全靠美国军援撑场面,却拿不出让经济好转的办法。 黄溪连的那句话,给了务实派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顺势发起攻势,不断在议会提案,呼吁政府重启中菲合作项目,甚至直接批评有人在把菲律宾当作别人的棋子。加上抗议活动的背景,民众的怨气正需要出口,务实派的声音就显得越来越有道理。亲美派这边,反倒因为缺乏实绩,声音越来越弱。 很快,菲律宾外长拉扎罗就公开表示,中菲要“聚焦共同利益”。这番表态,明着是对中国说的,但实际上也是政府对国内释放的信号:不能再沉迷在殖民式依赖里,要把经济摆在第一位。 从表面上看,好像是黄溪连的一句话改变了马科斯的态度。但要仔细剖析,根本原因还是三方面。 第一,经济利益。和中国合作能带来农产品出口、基建项目、就业机会,实实在在惠及老百姓;而美国提供的军援,根本没让民众生活改善。 第二,政治安全。如果继续对抗,不仅得不到美国真正的保护,反而会被推到中美博弈的前线,变成牺牲品。第三,国内压力。腐败丑闻、抗议活动、派系争斗,都逼着马科斯必须拿出新的姿态来稳住局面。 所以,马科斯才会突然转弯,不再天天提仲裁,还主动提起要继承父亲的中菲友好传统。这样的表态,不仅是对中国释放善意,也是为了给自己争取回旋的空间。
菲律宾一改常态,对华180度大转弯!因为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的一句话。 麻烦看官老
傲世狂尊凌九霄
2025-10-01 02:47:06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