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人在受到巨大痛苦和侮辱后,往往倾向于自毁

人在受到巨大的痛苦的时候,自体会感到一种即将要崩解的失控,而自毁从某种程度上试图在找回控制权。即我有能力主动XXX,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XXX的。 当一个人感到对自己的生活完全失去掌控,选择伤害自己可能是Ta唯一还能完全控制的事情。 另外,自毁也是一种对不能承受的痛苦,下意识逃避的防御方式。即把我自己(这个正在无比痛苦的自体)毁灭掉,就不再有痛苦了。 人在遭到巨大痛苦的时候,意识是混乱的,分不清楚强烈的情绪和现实,会把自己正在承受的痛苦视为“我就是一个痛苦的人”,而不是“我”正在经历痛苦。 前者会让我们感到绝望。但意识到后者,我们就会知道,即便再痛苦,也终会过去的,只是一时的。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羞耻感。 在心理学上,羞耻感是比内疚感自我攻击力度还要大的一种能量。如果说内疚感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及后果,导致了他人的损失而产生的负罪。而羞耻感,则是对自己存在级别的攻击,即我本身就是不好的,我就不配活着。 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内疚感,也相对容易说得出来。但羞耻感往往是让人觉得难以启齿的。 当我们被侮辱之后,虽然是来自于他人的声音,但因为激活了“我对自己的不认可”,所以会有一种无颜面对这个世界的羞耻。 这时候,人很容易下意识地产生自毁倾向。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项羽当年要是渡过乌江,大概率还是能够受到江东父老们的拥戴和支持。但他自己这一关过不了。可能在他看来,败成这个样子了,实在不配为人。 这里藏着很深的自恋,即把作为人的标准,提高到了“神”的位置,而不是一个普通人。 Tips: 1,试着描述这些痛苦:在描述的时候,一方面让自己出来了,不再是一个被痛苦浸没的状态;另一方面,让痛苦有了具像化的可视感,而不是无踪无影的不确定感。 比如,它像一只巨大的恶龙,想要吞噬掉我,但我在玻璃罩里;犹如战场上巨大的爆破,把我吓着了,但我现在完好无损。 2,通过做一些小事找回掌控感:你再微弱无力,也一定可以完成一些小事。你会在做的过程中慢慢感觉到对生活的掌控感。 比如,整理房间,看着本来乱乱的房间,在你的行动中一点点变得整洁、有序,不仅马上就能收获好一点的心情,也让自己有了效能感。 3,看到理想自我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那个作为普通人的自我。 当我们把自己看作一个普通人的时候,真的会轻松很多。普通人也配活,而且要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