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新闻讯全媒体记者邬强报道:一根针,穿梭的是岁月;一条线,连接的是未来。从家庭作坊里的“一针一线”,到如今年产值超66亿元的产业地标,江西新干县的箱包产业,正以“集体商标”为帆,以“链上协商”为桨,驶向品牌化、全球化的新蓝海。
新干县箱包皮具产业园展示厅内展示着各类箱包。全媒体记者邬强摄
近年来,新干县大力推进箱包产业品牌化发展。2024年,“新干箱包”集体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成为吉安市首个以地名命名的县级工业集体商标。这枚小小的商标,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集体商标的注册,标志着新干箱包企业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旧模式,迈入了‘抱团发展’的新阶段。”新干县政协委员、县箱包皮具产业委员工作室主任、县箱包皮具产业协会会长徐勇指出,品牌合力正在形成。目前,协会正牵头制定统一的箱包产品质量标准,全力推动企业从利润微薄的代工生产,向价值更高的自主品牌转型。
新干县政协箱包皮具产业委员工作室进行协商议事。全媒体记者邬强摄
为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新干县政协创新履职模式,于2025年7月成立箱包皮具产业委员工作室,将协商平台直接建在产业链上。这一工作室汇聚了行业协会负责人、企业家委员、技术专家与相关职能部门代表,旨在针对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堵点”“难点”开展精准协商。
工作室成立首日便开门“迎客”,现场“把脉问诊”,收集企业在高端设计、国际认证、智能化改造等方面的迫切诉求,并将其纳入首批协商议题。“这里就像企业的‘娘家’,”新干县政协委员、县政协箱包皮具产业委员工作室副主任、江西宏图集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进生感慨,“我们反映的问题能直接‘上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协商行动和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深耕,新干县已发展成为江西省箱包皮具产业的核心区域,构建起覆盖原材料、设计、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生态。数据显示,目前新干县拥有箱包企业615家,年产箱包超5500万只,带动近3万人就业。2024年,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66.6亿元,发展成效斐然。新干县也因此先后获评“中国箱包皮具产业基地”“全国箱包皮具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县”等国家级称号。
此外,为筑牢人才根基,新干县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在新干中专开设箱包设计专业,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定向输送专业设计人才。
新干县政协主席曾溅明表示,县政协将持续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激发委员履职活力,把政协智慧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助推“新干箱包”朝着“百亿集群、箱行天下”的愿景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