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驻村第一书记徐圣杰:点滴付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清晨,驱车沿着平邑县沂河路一路东行,然后经大温线山路向北,经过50分钟的车程后,富泉村的轮廓便逐渐清晰。富泉村群山环抱、植被茂密、峰峦叠嶂,地处蒙山三大流域之一的大洼流域之内,间隙纵横,环境优美。来到村委,就见到了来自市审计局的青年第一书记徐圣杰。

徐圣杰,30岁,临沂市审计局2023年新录用人员,自2023年12月4日起选派至平邑县柏林镇富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我是党员,我愿意去基层!”在临沂市第六批第一书记即将踏入驻村帮扶新征程之际,家乡来自日照市的临沂市审计局2023年新录用人员徐圣杰毅然向党组织请缨,“基层工作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特别是对我这样一个来自外地的年轻人来说,在陌生的地方驻村工作两年,不仅能够提高自身适应能力,更能在与群众的沟通联系中感悟人民情怀,使这两年的驻村工作真正成为自身成长的宝贵财富。”

初到富泉村,恰逢村里开展冬季安全取暖宣传工作。面对陌生的环境、不认识的村民,徐圣杰意识到,“唯有把村情民况摸清,才能将今后的帮扶工作做实”。一个月的时间内,他一边入户做好冬季安全取暖宣传,一边闯过思想关、生活关、饮食关,与老乡坐在锅炉边取暖,听老党员用旱烟锅敲着鞋底讲述村里的变迁,也知晓了在本地方言中,院子叫“当天井”,煎饼叫“夹宁”……在村内全面细致的入户走访和深入覆盖的走街串巷中,徐圣杰俨然已经初步适应了驻村生活,对村庄与村民也有了清晰的认知与了解。

用民宿产业打开乡村“沉睡资产”

驻村期间,徐圣杰了解到,富泉村位于大洼风景区内,同时是平邑沂蒙山旅游区龟蒙景区内的重要旅游节点,村庄依山傍水,村内山体、水系、树木等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文旅和民宿产业有优势,且经过研判后发现,村内现有闲置老旧宅基地较多,可进行有效盘活利用。结合村情实际,徐圣杰决定发展民宿产业。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徐圣杰多次组织村“两委”、党员代表召开工作会,共商规划方案,并多次向文旅、农业农村、水利等上级部门汇报需求、争取资金项目支持,经过努力,富泉村特色民宿聚集区规划初具雏形。

有了规划,怎样落实是关键。一方面,徐圣杰决定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合作租赁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农民群众的能动性,通过动员,成功通过合作社流转到闲置老旧宅基地12位。另一方面,徐圣杰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成功争取到县水利局库区移民产业试点项目300万元、县财政局山东省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10万元、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基础设施配套资金130万元等项目资金,共同打造高品质民宿18套。

“从项目开工那天起,我们就一直紧盯着。”回忆起项目施工过程,徐圣杰记忆犹新。电不合适怎样走线?没自来水怎么解决?施工质量怎样控制?“白+黑”不仅是施工队争分夺秒的写照,更是徐圣杰对于强村富民的焦虑与期盼。

“不仅仅是打造民宿,还完成了项目周边5条道路的硬化施工和将近1000平米的环境绿化施工,环境变美了,大家也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富泉村党支部书记池成银如是说。“自民宿项目建成以来,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进行运营,由村集体与合作社签订经营合同,由合作社在民宿平台进行挂网托管,旅客可通过民宿平台进行预定。2024年,民宿已为村集体实现增收18万元。”

在群众期盼中书写民生“暖心答卷”

“前几天下大雨时,第一书记与村干部上俺家帮助我,及时转移出来,现在他们又来帮忙清理家里积水,真的感谢他们!”富泉村独居老人池江如说。暴雨来袭时,徐圣杰与党员干部组织村民转移,雨停后,积极参与清淤排险、道路抢通,确保了村民安全度汛。

“村东龙王河上那座桥年久失修,风险隐患很大,得赶紧修好它。”徐圣杰与村干部商议,“我去向慈善总会申请,看看能不能争取一些资金”,经过努力,成功争取到8万元修缮资金,及时对桥梁进行了修缮,消除了安全隐患。驻村期间,徐圣杰多方筹措资金,完成沥青道路施工2400米,铺设路沿石1500米,硬化水泥道路6000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道3000米,建设文化墙2处,打造旅游广场1处,建设旅游停车场3处,新建拦河坝1座,以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从群众呼声最集中的民生实事做起,整治居住环境,打造宜居家园。

“高考志愿填报是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一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在为富泉村今年8名高中毕业生准大学生开设的志愿填报课堂上,徐圣杰介绍说。看到村里年轻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态度,徐圣杰也仿佛回到了自己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那个盛夏,而如今,在两载驻村帮扶的道路上,他也完成了从异乡客到村里人的转变,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与担当。

在谈及驻村工作的感受时,徐圣杰回答道,“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也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我愿用自身点滴付出,绘就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通讯员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