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教授说了句大实话,台下掌声就没停过,他说,两千年,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

康安说历史 2025-09-29 15:44:48

一个美国教授说了句大实话,台下掌声就没停过,他说,两千年,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打他们。一次都没有。反倒是他们,隔三差五就想把战火烧到中国家门口。 美国教授这话真是说到根子上了,台下掌声停不下来一点不奇怪,因为但凡懂点历史的人都能品出这是实打实的大实话,没有半分掺假。 翻遍二十四史,你找不到任何一条 “中国跨海征伐” 的明确记载。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最庞大的舰队七下西洋,船队规模远超同时代欧洲任何航海力量。 他们穿越马六甲海峡,远达东非海岸,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与丝绸,留下的是互通有无的商站和友好交往的传说。这支舰队从未占领过一寸外国土地,更没强迫任何部落称臣纳贡,反而多次帮助沿途国家平息内乱、解决饥荒。 反观同一时期的 “他们”,日本列岛的倭寇已经开始频繁袭扰中国东南沿海。这些海盗驾着快船劫掠村庄,抢夺粮食与财物,明朝水师不得不常年在近海设防抵御。 即便到了元朝,忽必烈两次试图渡海远征日本,本质也是蒙古政权的扩张行为,且均以失败告终,根本代表不了传统汉文化的对外态度。中国古代王朝的核心诉求始终是 “守土安邦”,而非 “跨海拓疆”。 再看近代百年,这段历史更把教授的话映照得愈发清晰。1840 年,英国舰队用坚船利炮轰开虎门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此爆发。 此后的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的次数高达 84 次,入侵舰艇超过 1860 艘次,47 万外国兵力通过海路踏上中国领土。 1860 年,英法联军从天津大沽口登陆,一路烧杀抢掠至北京,圆明园被付之一炬。1894 年,日本舰队在黄海海域偷袭北洋水师,甲午海战的惨败让中国失去了台湾岛。1900 年,八国联军的炮舰沿白河直抵通州,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这期间,中国从未组织过一次跨洋反击。清政府即便开展洋务运动,创办福州船政局、组建北洋海军,目的也只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单纯为了抵御海上入侵。 可即便如此,福建水师在中法战争中全军覆没,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港内惨遭覆灭,有海无防的困境成了近代中国最痛的伤疤。 历史的车轮滚到今天,这种 “一方守土、一方挑事” 的格局仍未改变。美国第七舰队常年在南海游弋,打着 “航行自由” 的旗号频繁挑衅。 2025 年 2 月,美军 “卡尔・文森” 号航母联合法、日舰艇在南海搞联合军演,摆明了要给中国家门口制造紧张气氛。 同年 9 月,美军 “俄亥俄号” 核潜艇带着 154 枚巡航导弹高调停靠菲律宾苏比克湾,这艘被称为 “地区威慑武器” 的潜艇,即便刻意上浮航行以示 “无害”,其威慑意图也昭然若揭。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国还拉着盟友在南海刷存在感。2025 年以来,菲律宾已与美、日、澳等国举行 8 次联合军演,演练科目和舰艇数量都创下历史新高。这些军演地点大多靠近中国岛礁,本质就是把战场摆到中国的 “家门口”。 中国的反应始终保持克制。面对美军核潜艇的高调亮相,中国民用卫星精准抓拍其行踪,用技术手段展现监控能力,却从未派舰机主动拦截。 针对频繁的联合军演,中国国防部仅以 “保持高度警惕” 回应,始终坚守 “不主动挑事、不回避挑战” 的底线。这种态度延续了两千年的和平基因 —— 中国从来不会把战舰开到别人的海域,但也绝不允许别人把战火引到自己家门口。 台下的掌声之所以经久不息,因为教授说出了被西方舆论刻意忽略的真相。两千年里,中国的航海家带着善意远航,西方的舰队载着炮火东来;中国的水师忙着抵御海盗,外国的炮舰忙着轰开国门;中国今天用卫星监控威胁,美国如今用航母炫耀武力。 这不是什么 “宣传话术”,而是刻在历史年轮里的事实。中国从来不是 “威胁”,那些动辄把舰队开到别人家门口的势力,才是破坏和平的真正隐患。美国教授的这句话,与其说是 “实话”,不如说是对历史最基本的尊重。

0 阅读:1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