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服务中心。
□腾跃邱洋洋(图片由成都市青白江区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提供)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今年7月举行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现场工作会议指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从过去“快办事”的1.0版,加快向“控成本”的2.0版转变,在此基础上也将向“优生态”的3.0版升级。
作为成都国际班列的起点、成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所在地,成都市青白江区持续聚力园区主引擎,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引领,建强营商环境新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9月28日,青白江区召开“强园区促开放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新政”(以下简称营商环境新政)新闻发布会,聚焦5个领域20个方面,发布100条举措,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品牌,加快建设产业生态好、政务服务优、综合成本低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强枢纽打造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开放门户”是青白江的响亮名片。营商环境新政提出,拓展亚蓉欧大通道,提质运行成都国际班列,推动中欧(中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班列等协同运行和有效衔接,打造内陆港跨洲际中转运输新样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8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3798列,开行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青白江区以枢纽港口重塑经济地理,驰骋在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带动整车贸易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口整车2.7万辆,同比增长56.7%,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汽车通过“铁路+滚装船”模式运至欧洲。“汽车‘坐’火车的运输模式,开创了成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成都正业佶祥平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富说,公司于2017年落户成都国际铁路港,由公司运营的中欧汽车城已成为四川唯一保税车城。“从报关到退税,全程网办不超过4小时。青白江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出口提供了强有力支持。”陈友富说。
整车贸易只是青白江区以构建大通道促进大贸易、赋能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该区依托国际物流大通道,打造系列“速达”“图定”班列,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式”改革,开展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试点,拓展中亚“铁路直达+公铁联运”模式,开展TIR出口国际道路运输业务,有效带动适铁产业集聚发展。TCL、康佳等企业布局建设电视背板、显示器底座等配套生产基地,融禾大洋供应链项目月产能达10万套家电部件、90%的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至欧洲工厂。促进临港经济加速成型,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保税展示展销中心吸引120余个国际品牌入驻,今年5月开展榴莲单品进口业务以来,贸易额已破亿元。
优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生态
服务“靠前一步”,企业发展“更快一步”。营商环境新政统筹推进“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和“企业‘网格化’服务体系”工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优质服务。
专班服务,加速项目落地——前不久,蜀道丰田氢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在青白江区注册成立,标志着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汽车)在四川增资的氢能产业化项目迎来新节点。此前,青白江区聚焦先进能源产业链组建工作专班。获悉丰田汽车有意来川参与氢能示范应用后,专班主动出击,根据企业意向和项目特点,提前做好市场前景分析、资源要素匹配等。“项目初步确定落户后,专班在项目选址、市场应用推广等方面多次与丰田汽车沟通,面对面就其关心的政策进行答疑与指导。”专班工作人员龚翌介绍,该项目有望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增值服务,填补行业空白——作为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区,青白江区聚焦冷链物流产业,推进服务链与产业链融合互动,全力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服务水平。企业服务专员入企走访时,得知四川乐谱康医药有限公司有扩仓布局、拓展外贸业务的计划后,立即联动园区,做好部门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服务,从软硬件改造、GSP认证材料筹备到货物进出区流程监管确认,深度参与、群策群力,实现今年3月26日签订协议、3月28日入场施工、5月9日完成软硬件改造、5月29日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牌照,助力企业成为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首个同时具备药品和医疗器械GSP双认证的保税医药企业,成功填补青白江区医药冷链物流行业空白。
降本服务,赋能企业发展——成本是企业的生命线。营商环境新政聚焦园区、产业、企业,以服务优化提升促进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降低。在政策赋能方面,提出简化专家评审举措,对新出台政策事项免申即享率原则上不低于30%,实现惠企资金直达快享;在政务赋能方面,探索推进事项“免填报”“抵押即交证”“无感智办”等系列服务,实施“高效办成人社一类事”和“园区产业化项目开工一件事”,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在要素赋能方面,探索电力精算与综合能效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基于企业精准画像开展“园区秒贷”,创新“澜湄蓉”鲜果专列“一箱到底”全冷链模式,打造“科技服务超市”,促进涉企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强保障打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生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新政坚持企业视角,强化企业权益保护,打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生态。
“原来不敢走出去,现在不仅在东南亚开拓市场,还申请了版权专利。”成都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河幕墙公司)负责人说,《海上丝路(东南亚)外贸国别法律适用指引手册》和《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检报告》为企业“走出去”起到“壮胆”的作用。
《海上丝路(东南亚)外贸国别法律适用指引手册》列举外贸常见的7类问题,企业可根据贸易所处阶段查找具体指引和提示。青白江区为江河幕墙公司量身定做《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检报告》,细数该公司存在的知识产权工具运用不充分、机制不完备、专业性不足等12个问题。江河幕墙公司逐一比照问题,从售前到售后进行整改,特别是完善在工艺、图纸等设计上的创新点,有效避免国外竞品抄袭。
近年来,青白江区持续优化法治服务水平,护航企业发展。营商环境新政在深化《海上丝路(东南亚)外贸国别法律适用指引手册》应用基础上,提出探索中亚涉外法律指引和提示服务,建设民企法治学院,开展法治体检、税收健康体检、知识产权法律体检活动,增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并依托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涉外商事纠纷诉讼、仲裁、调解“一站式”服务。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对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引导企业合法经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营商环境新政聚焦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全面推进涉企“一码检查”机制,推动执法检查信息“码上查”、检查过程“掌上看”、检查结果“一码知”,通过系统自动识别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用制度护航企业“无事不扰”专心搞生产。该机制自今年3月推行以来,青白江区共开展“一码检查”468次,现场行政检查次数同比下降60.41%,企业纷纷点赞。
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青白江区将聚焦企业所盼、发展所需、城市所能,坚定不移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有需必应”为企高质高效解难题,“无事不扰”助企安心经营忙发展,努力让各类经营主体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陆港枢纽、现代化新兴城区”。
优化营商环境,青白江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