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的一天,捕蛇能手程地明因为心情不好,直接打死了一条红脖颈槽蛇,准备离开时,发现有好几条红脖颈槽蛇向他爬来。他和徒弟一起打死了这几条蛇,又发现有十几条的蛇爬来,两人一路杀出去后,程地明觉得有点邪门,不敢再在山上待,赶紧带着徒弟回家,不曾想悲剧发生了。 上世纪80年代,湖北利川吃蛇成风,蛇肉价飞涨,村里不少人转行捕蛇。程地明就是其中一个,家底薄,靠山吃山,他从年轻时就开始摸索这门手艺。起初他专挑菜花蛇下手,这种无毒蛇好抓,卖相也行。春天蛇醒,夏天蛇多,正是赚钱时候。他一天能弄几条,够村人一个月嚼用。手上疤痕累累,都是早期被咬留下的,幸好没出大事。 几年下来,程地明成了当地捕蛇行家。年轻人周帮军和瞿亿华慕名来学,他带他们上山传艺。教辨蛇种,抓时怎么避牙,动作要稳。村里人说,他运气好,抓蛇多,钱来得快。他不爱多话,就埋头干活。捕蛇这行看着刺激,其实风险大,一不留神就中招。但那时候蛇价高,谁管那么多。 1986年4月17日那天,程地明心情差,约两个徒弟上菜家坪山转转。本想抓菜花蛇,结果草丛里钻出条红脖颈槽蛇。这种毒蛇卖不了钱,他没好气,直接用棍子砸死。刚走没几步,身后就有七条同类追上来,张嘴吱吱叫。他愣了下,招呼徒弟一起动手。砸死四条后,蛇越来越多,从四面八方冒出。 三人边打边退,棍子挥得飞起。程地明在前开路,徒弟守侧翼。蛇越杀越多,十几条变成几十条。地上死蛇堆起,他们杀出一条路才下山。清点下来,足有73条,全是红脖颈槽蛇。这事传开,村里人议论纷纷。程地明觉得不对劲,歇业两年,不敢再碰这行。 歇了两年,蛇价又涨,菜花蛇一条30块,他忍不住重操旧业。谁知麻烦接踵而至。那年抓到条大松花蛇,路上青竹彪蛇咬了脚趾。八月又扑错一条,以为菜花蛇,结果右手拇指中招,还是红脖颈槽蛇。他裹伤回家,肿了好几天。 从那起,咬伤不断。1989年和1990年两年,他又中三招。一次腿咬,一次臂咬,还有次手腕。每次都靠村人及时救,吸毒灌药才捡回条命。程地明开始想,这蛇是不是冲他来的。捕蛇老手有说法,吃蛇肉身上留味,蛇闻着就敌视。他试着少吃,绑紧布条护身,可没用。 1991年七月十五,程地明去田里除草。上坡见三条红脖颈槽蛇,没敢动,绕着走。下午老婆王金平回家做饭,他一人干活。结果蛇群上阵,他抡棍子砸,杀了17条,自己中九下。六点王金平送饭,发现他已没气。田里玉米秆子折了七十多株,现场乱成一锅粥。儿子就在附近玩,没沾边。 法医验尸,确认毒发身亡。程地明埋在狮子坝乡民主村坡上。新坟刚堆,每年三到九月,就有蛇群聚头。从四方来,缠着不动,散得也快。村民看过二十多次,远看像开会,近了草压平,臭味散不去。当地叫它蛇坟,绕着走。 这事听着像蛇报仇,其实有科学道理。程地明常抓菜花蛇,那蛇被刺激放臭气,身上沾信息素。红脖颈槽蛇把菜花蛇当天敌,闻着味就攻击。他身上那股子味,成了活靶子。不是记仇,是生物本能。捕蛇人沾的不是蛇怨,是自己手艺留下的印记。 老一辈捕蛇人有禁令,三不抓:不抓抱卵母蛇,不抓墓下老蛇,不抓蛇王。还说吃蛇后身上腥,蛇远距离闻得出。虽没依据,但他们信。进了这行,就得守规矩。程地明没全听,落得这下场。山里活,敬天敬地敬蛇,才走得稳。 蛇群聚坟,也不是闹鬼。三种可能:冬眠挤热,夏眠避暑,交配缠球。坟在树林边,阴凉潮湿,正合蛇意。七八月聚,头伸弯像拜,缠着像玩。村民描述准,科学上站得住。不是复仇,是自然规律。蛇冷血,记忆差,哪懂恩怨。
1986年4月的一天,捕蛇能手程地明因为心情不好,直接打死了一条红脖颈槽蛇,准备
陈砚之
2025-09-28 17:46:06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