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得好好看清自己的处境,如果不想把自己搞垮,就得明白一个硬道理,几百年来,你们的扩张靠的不是什么过硬的军事或技术实力,而是历史积累的体量和技术红利,几百年来,扩张看似强大,其实是借了别人的力。 俄罗斯的扩张,从一开始就透着股“务实”的土味,1598年,明朝还在朝鲜跟日本死磕呢,俄国军队已经翻过乌拉尔山,用波兰的火枪、奥斯曼的火药,轻松拿下了人少地多的西伯利亚汗国。 这片地儿,森林占全球1/4,矿产多到数不清,俄罗斯啥都没干,光靠捡现成的就发了家。 更绝的是,这货把“体量大”玩出了花,19世纪打中亚,直接搬来英国的铁路技术,用火车运兵攻占希瓦汗国;20世纪初占克里米亚,骑兵用的还是进口步枪,就连高加索的石油,都得靠德国的技术才能炼成战略资源。 说白了,就是“土地多了能养人,人多了能征兵,兵多了能占地”,越扩越大,越扩越容易。 俄罗斯的技术,那叫一个“全靠借”,彼得大帝时期,为了造船,直接把荷兰的造船厂搬空;19世纪打中亚,连蒸汽机都得从法国进口。 苏联时期倒是靠重工业牛了一把,但芯片技术一直卡在90纳米,90%的芯片都得靠进口,这种“重体量轻技术”的路子,在21世纪直接翻车了。 今年的俄罗斯,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能源出口占财政三成,结果欧洲市场说不要就不要了;军工占GDP一成,坦克产量倒是翻倍了,可芯片断供让导弹精度大打折扣。 更尴尬的是,远东的铁路还是苏联时期修的,港口吊车慢得像蜗牛,物流效率连乡镇快递都不如,西方一制裁,金融账户冻结、技术合作拉黑,俄罗斯才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体量”,在技术断供面前,就是个虚胖的胖子。 苏联的崩溃,早就给俄罗斯敲了警钟,这个靠卖资源起家的超级大国,把钱全砸在坦克飞机上,结果轻工业几乎为零,老百姓连卫生纸都要排队买,解体的时候,重工业产能过剩,轻工业啥都没有,活脱脱一个“偏科生”。 现在的俄罗斯,好像又在走老路,2025年GDP增长0.9%,通胀却高达8.9%,投资增速慢得像蜗牛,但它也在挣扎求变:跟中国做生意,贸易额突破2500亿美元,人民币结算成了“避险神器”。 普京政府砸钱搞芯片研发,从零开始啃“硬骨头”;甚至学中国搞三胎补贴,吸引中亚劳工来填补人口缺口。 这些动作,像极了当年中国改革开放时的“补课”,制造业不再只造坦克,也开始琢磨智能家电;数字经济从短视频到电商,年轻人终于不只泡酒吧了。 俄罗斯的扩张史,说白了就是一部“靠体量撑场面,技术全靠借”的爽文,从西伯利亚的森林到中亚的石油,从荷兰的造船术到英国的铁路,它靠体量红利和技术“外挂”完成了原始积累。 但这种路子,在21世纪的技术革命面前,彻底露了馅。 现在的俄罗斯,就像个家底厚实但过日子特别糊涂的老大哥,它有全球第一的森林、天然气,有1.46亿人口和1700万平方公里土地,可老龄化严重、基础设施老化、技术卡脖的问题,却像三座大山压得它喘不过气。 更关键的是,它始终没学会“独立行走”,能源依赖欧洲市场,芯片依赖进口,连人口增长都要靠中亚劳工。 历史早就给过答案:苏联怎么散的?不就是靠卖资源赚快钱,没攒下一点核心技术吗?俄罗斯现在要是不放下“打架斗殴”的老习惯,不踏踏实实搞制造业、数字经济和技术研发,早晚得把家底败光。 毕竟在这个技术为王的时代,没有自己的“硬本事”,再大的体量也不过是沙滩上的城堡,一涨潮就塌了。 说到底,俄罗斯的未来,不在扩张的领土上,而在能不能打破“借力依赖”,学会自己造芯片、搞创新、养人口,否则,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终将被时代抛下,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里海快干了。不是天灾,是人祸。伏尔加河的水,被俄罗斯拿去浇地、灌工厂、供城市
【40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