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癌症“止痛利器”锶-89在秦山核电成功出堆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龚思雨通讯员邵帅

本报讯近日,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和福一号”传来捷报——全球首批通过商用重水堆辐照生产的锶-89已成功出堆,为后续治疗用同位素的供应奠定了关键基础。

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医用同位素生产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也为全球核医疗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锶-89是一种重要的医用同位素,广泛用于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骨痛的缓解治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此前,我国虽具备一定的锶-89自主生产能力,但市场需求缺口较大,长期依赖进口填补供应空白。

“我们真正打通并成功验证了‘依托商用重水堆大规模、稳定生产锶-89’的全新路径,实现安全发电与同位素辐照生产并行开展,大幅提升生产能力。”中核秦山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潜告诉记者,通过重水堆核电机组生产医用同位素的技术路径已经相对稳定与成熟,后续还要全力攻关其他临床紧缺医用同位素的生产技术,比如广泛用于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钼-99等。

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等指导支持下,中核集团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以秦山核电基地商用重水堆为平台,历时三年攻克辐照技术瓶颈,自主研发“和福一号”同位素生产技术,为镥-177、钇-90、锶-89等医用同位素的规模化、稳定持续生产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作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源地,秦山核电基地始终勇立核能多元化应用的潮头。

“此次全球首批商用重水堆辐照锶-89的成功出堆,正是‘和福一号’技术落地见效的重要成果。”浙江省核学会理事李世生表示,这不仅为我国核药产业自主创新筑牢技术基石,也为提升全球核药产业话语权贡献了中国方案、中核方案。

“锶-89是晚期癌症患者的‘止痛利器’,能靶向聚集骨转移病灶释放β射线,缓解剧痛。”中核秦山同位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这份“救命核素”长期依赖进口,“国内自主产能仅能满足20%的市场需求,患者用进口药一个疗程要花近200万元,负担很重。”

此前,秦山核电基地生产的钴-60、碳-14不仅满足国内大部分市场需求,还实现部分出口;镥-177已实现规模化供应;钇-90已具备批量辐照生产能力。未来,秦山核电基地将持续深挖重水堆的资源与技术潜力,加速推进相关医用同位素的规模化生产,全方位推动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作为海盐本地企业,我们将陆续结合‘和福一号’生产的同位素,通过研究者发起、自有产品注册临床试验等合作或联合研发形式,推动自主可控的同位素应用在商业化上取得新进展。”嘉兴法伯新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汪纯表示。

法伯新天首席运营官王桐告诉记者,对于核药研发企业而言,拥有了“家门口”的原料基地,供应链安全得到了国家级的保障,企业可以将全部精力用于核药研发。

“我们正联合海盐县政府共建同位素产业园,以‘核素研发—核药研制—临床转化—医疗服务’全链条布局。”黄潜表示,目前,园区已集聚26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90亿元,招引了瑞士诺华、中国同辐等一大批核药龙头企业,未来将形成“千亩千亿”的产业集群,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秦山方案和秦山经验。

评论列表

用户26xxx99
用户26xxx99 2
2025-10-02 19:06
我老婆打了一针,一点效果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