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抢占新技术制高点后,韩国的产业出路在哪里?】《朝鲜日报》26日的置顶报道里,讲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中国。 报道里提到,从半导体、核电、电池等韩国支柱产业,到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未来产业,中国正在成为制定行业标准,改变游戏规则的一方。文章列举了几个例证。 电池领域,坚持NCM技术路线的三星、LG、SK等韩系厂商5年前还有着35%的全球份额,现如今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厂商LFP技术的挤压下只剩20%。更令人尴尬的是,因为NCM技术的安全性能不达标,韩国厂商已经开始转投LFP路线。 闪存领域,在三星和SK正疯狂互卷“堆叠层数”的时候,长江存储却研发成功一种新的“键合”技术,极可能直接改变行业格局。 5G领域。华为在4G时代还是个追随者,但5G时代,其凭借9597项5G标准必要专利一举超越高通的8046项,成为全球持有5G必要专利最多的企业。几乎所有的5G设备生产商都必须向其支付专利许可费。另外,华为已经提出6G标准的创新方案。 一系列的技术领先证明中国的产业政策是有效的。这其中包括领导人的战略眼光、政府的政策扶持、优秀的人才储备以及庞大的内需市场等等因素。对比之下,韩国的问题太多,莫名其妙的反核电、连研究所都不能幸免的工作时长限制、只管自己5年任期的韩国政府、深陷民粹主义的韩国百姓等等。 文章最后给出的建议是,韩国要吸纳全球人才,重点放在半导体、生物、造船及文化等传统优势产业上。 整篇报道极其罕见的以一种客观的视角来讲述中国,这对《朝鲜日报》来讲,绝对算是一种进步,他也不出意外的被韩国网民质疑是不是收钱了。其实不管是开骂的韩国网民还是文章作者,都深陷一个误区,那就是在他们的认知里中韩产业是站在对立面的,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旦进入这种误区,和中国这种庞然大物竞争,当然会感到绝望。但如果韩国将自己定位成中国产业链的一种补充,充分融入到我们的产业发展之中,那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韩国的产业不但没有灭顶之灾,反而会随着中国产业的发展而发展。
可以断定十月份韩国举办的经合组织峰会不会出现咱们领导人的身影了,因为韩国外长在美
【14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