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种预感, 这次新出的K字签证,门槛怕是设低了。 10月1日要实行的这项新政,面向全球STEM领域的青年科技人才,不用中国雇主邀请,就能申请五年多次入境。 印度那边已经有人琢磨这个通道了。印度媒体曾报道过,当地发生过203个体育老师岗位招人,202人用假文凭应聘的事。K签证要求的学历证明,碰上擅长造假的,防起来并不轻松。 国内应届生找工作本来就不易,许多毕业生挤在快递外卖行业。 担心门槛低是人之常情,但把“不用雇主邀请”直接等同于“门槛低”,其实是没看懂这项政策的门道。K字签证压根不是给普通求职者准备的,它瞄准的是STEM领域的青年精英,细则里明明白白写着要“全球知名高校本科及以上学位”,年龄还可能卡在40岁以下,这筛子可比普通工作签证密多了。那些真有本事造假的,大概率也过不了“知名高校”这关——全球排得上号的大学就那么些,名单一比对,假文凭立马现形。 至于防造假,早有成熟的法子堵漏洞。中留服早就发过提示,学历认证得看真实学习经历、够不够境外学习时长,根本不是拿张纸就能蒙混过关的。而且签证审核时,不光看文凭,还会查科研经历、学术成果,真要造假,得把论文、项目经历全编圆了,哪有那么容易?之前有外国人想靠假学历骗居留证,最后证件被收缴还被限期出境,这代价可比造假的成本高多了。 更关键的是,别把外籍人才和国内应届生放在一个赛道上比。K字签证允许的是科研、创业这些事,跟应届生抢的快递外卖岗位八竿子打不着。现在国内芯片、AI这些高端领域,缺的是有国际视野的顶尖青年人才,这类人才缺口大到本土培养一时补不上,引进来反而能带动产业发展,说不定还能催生更多岗位。就像当年引进的技术人才,最后带动了一批本土工程师成长,这是“加法”不是“减法”。 政策设计时其实早考虑到平衡了。K字签证是填R签(高层次人才)和Z签(普通工作者)之间的空当,既不抢顶尖人才的资源,也不挤占普通劳动者的机会。那些真正能通过审核的,带来的是新技术、新想法,反而能帮国内产业升级,长远看对毕业生就业是好事。要是真怕冲击,不如期待政策再细化,比如明确“知名高校”的名单,让审核标准更透明。 说到底,这项政策的核心是“引智”不是“引人”。怕造假是对的,这提醒审核得更严;担心国内就业也是真的,这需要政策后续配套更多本土人才培养支持。但不能因为有潜在风险,就否定引进人才的价值。毕竟现在的科技竞争,拼的就是人才速度,放着全球的青年科技力量不用,才是真的可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l1b签证 k字签证
我有种预感, 这次新出的K字签证,门槛怕是设低了。 10月1日要实行的这项新
坦荡的奶茶
2025-09-27 02:03:03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