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1年,卫子夫绝望上吊自尽,临死前写道:“陛下,我跟你四十八年,太子据儿做了三

名城探寻 2025-09-25 17:49:33

前91年,卫子夫绝望上吊自尽,临死前写道:“陛下,我跟你四十八年,太子据儿做了三十年太子,到最后竟然不如一个外人江充!”然后,卫子夫含泪而终,汉武帝居然只命人用小棺安葬了卫子夫。 卫子夫本不是能接近权力中心的人。她出身贫寒,母亲是平阳侯府的奴仆,她自小在侯府学歌舞,成了一名普通歌女。 前139年,汉武帝去侯府探望姐姐平阳公主,席间被她的舞姿吸引,当场在轩车中临幸了她。平阳公主趁机将她送入宫中,可入宫一年多,汉武帝再未召见,直到她哭求出宫,才重获恩宠。 这份恩宠来得曲折,让她学会了隐忍。即便后来陈皇后被废,她册立为后,即便汉武帝陆续宠爱王夫人、李夫人等人,她也始终以宽厚打理后宫,从不多言。 她的隐忍里藏着牵挂。 汉武帝二十九岁才得长子刘据,欣喜之下立她为后,七年后又立刘据为太子,那时的汉武帝对这对母子是真心疼爱。刘据性格仁慈,常平反酷吏判下的冤案,卫子夫总劝他收敛,怕得罪权臣。 可她更清楚,儿子的底气来自外家 弟弟卫青 外甥霍去病都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卫青去世后,公孙贺一家又因巫蛊案被灭族,太子在朝堂再无依靠,她的心就悬了起来。 江充的出现,成了压垮这对母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江充本是市井小人,靠告发赵王太子起家,深得汉武帝信任。他曾因太子使者走了御用驰道,扣押使者不肯通融,彻底得罪了太子。 他知道汉武帝年老多疑,既怕巫蛊诅咒,又怕太子夺权,便想借巫蛊案除掉太子,免得汉武帝死后自己遭报复。汉武帝派他彻查巫蛊,他直接带人闯入东宫,搜出早已备好的桐木人偶,一口咬定太子诅咒皇帝。 太子想亲自去甘泉宫向汉武帝辩白,可江充步步紧逼,根本不给他人身自由。少傅石德劝他,当年扶苏就是被假诏书逼死的,如今不反抗只能坐以待毙。太子走投无路,连夜入宫找卫子夫。 卫子夫看着儿子眼中的惶恐,想起四十八年的相伴 三十二年的太子生涯,再想到江充的嚣张,没有犹豫。她拿出皇后玺绶,允许太子调动长乐宫卫队 取用武库兵器,以奸臣造反的名义征兵反抗。 长安城乱了五天,太子的囚徒军队终究敌不过汉武帝派来的正规军,鲜血淌进街边水沟。太子带着残兵逃亡,汉武帝震怒之下,收回了卫子夫的皇后玺绶。 椒房殿里,卫子夫看着空荡荡的宫殿,想起初入宫时的忐忑,想起立后时的荣耀,想起儿子小时候被汉武帝抱在膝头的模样,再看手中那封写好的绝笔,泪水打湿了绢帛。她没有求饶,也没有辩解,用一根白绫结束了一生。 汉武帝得知死讯,没有丝毫动容,只让人用一口小棺,把她埋在长安城南的桐柏亭附近,连皇后应有的葬礼规格都没有。 那时的他,满脑子都是太子谋反的怒火,根本听不进任何为这对母子辩解的声音。直到太子在湖县泉鸠里被围捕自尽,壶关三老令狐茂上书鸣冤,说太子是恐不能自明 故发忿起兵,他才隐约察觉不对。 征和三年,汉武帝终于查清真相,知道太子和卫子夫都是被江充构陷。他暴怒之下,恢复了废除近百年的夷族之刑,灭了江充三族,还把帮凶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 可人死不能复生,他在长安建了思子宫,在太子自尽的湖县修了归来望思台,站在高台上望着远方,盼着儿子魂魄归来。这份悔恨来得太迟,桐柏亭下的那抔黄土,再也等不到当初的恩宠了。 十八年后,卫子夫的曾孙刘询即位,才追谥她为思后,以皇后之礼重新安葬。这场悲剧里,卫子夫的绝望不是一时冲动,是四十八年深情被猜忌碾碎的痛; 汉武帝的悔恨也不是作秀,是权力蒙蔽心智后的清醒。可帝王家的亲情,终究敌不过多疑与权欲,只留下思子宫的寒风,诉说着永恒的遗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27

猜你喜欢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