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男子花近20万元买了辆保时捷Macan,三天后车竟然“消失”了!车主追查后发现,这辆车竟被一外地金融公司拖走,原因竟是“原车主未还贷款,且伪造资料卖车”! 今年9月,朱先生在义乌的一家二手车行看到了一辆2019款的保时捷Macan,车况优秀,里程不到9万公里。对于钟情保时捷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绝佳机会。经过讨价还价,朱先生以19.8万元的价格,通过按揭的方式购得了这辆心仪已久的车。交易完成后,朱先生便兴冲冲地开车回到杭州,将这辆车停放在自己小区的路边,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保时捷”时光。 然而,三天后的9月10日早晨,朱先生准备出门办事时,却发现自己的爱车“消失”了!车停的地方空空如也,朱先生慌了,第一反应是车被偷了。迅速报警的同时,朱先生还联系了当时提供贷款的金融公司,尝试通过GPS查找车辆。果然,车被发现停在了一个外地的物流园停车场。 一头雾水的朱先生赶到停车场准备取车,却被停车场工作人员拦了下来。工作人员表示,这辆车属于合肥某金融公司的抵押车,不能让朱先生开走。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朱先生联系了这家金融公司,然而得到的答复令他更加困惑——这辆车之所以被拖走,是因为原车主在贷款时将车抵押给了该金融公司,但由于未偿还10多万元贷款且伪造资料解除抵押,金融公司按合同规定拖走了车辆。 朱先生震惊不已,明确表示自己是通过合法程序购买并过户的,车行的手续也合规,为什么车辆会在买卖后突然被拖走?然而,金融公司告诉他,车主只要还款,车才会归还给他。而二手车行的负责人则坚称,他们在交易时并未发现车辆有任何抵押记录,且所有手续完全合法合规,建议朱先生去找金融公司解决问题。 面对双方的推诿,朱先生感到无助,最终只得报了警。 那么,从法律角度来看,朱先生到底该怎么办?他是否应该放弃这辆车?这场看似简单的买车交易,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法律陷阱? 根据《民法典》第406条的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则按照约定执行。在本案中,原车主确实将车抵押给了金融公司,但这并不代表原车主不能将车辆卖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原车主是否将车辆抵押的情况告知了二手车行。根据法律规定,抵押财产转让时,原车主有义务告知买方车辆的具体情况。可惜的是,原车主在本案中伪造了资料并解除抵押,将车卖给了二手车行。 尽管原车主的行为显然违法,可能侵犯了金融公司的合法权益,但从二手车行的角度来看,他们并未发现车辆存在抵押的情况,且在正常交易中完成了购车手续。因此,二手车行与朱先生的交易可以视为合法有效。 在这种情况下,朱先生作为善意的第三方购买者,应该享有车辆的所有权。根据《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善意第三人拥有对其购买财产的所有权,这也意味着朱先生即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抵押车,依然应该被视为合法车主。因此,金融公司在没有法院判决的情况下直接拖走朱先生的车辆,显然侵犯了朱先生的合法财产权。 然而,金融公司并未触犯盗窃罪。根据刑法规定,盗窃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金融公司并非为非法占有车辆,而是为了偿还原车主的债务,因此其行为不构成盗窃,但这并不代表金融公司的做法就没有问题。金融公司虽然有权追讨原车主的欠款,但他们应当通过合法途径来处理这笔债务,不能直接以拖车这种手段侵犯朱先生的合法权益。 那么,朱先生该如何维权?在此情况下,朱先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第一,朱先生可以向法院提起确认所有权诉讼。第二,朱先生也可以尝试通过与金融公司沟通解决问题。第三,朱先生在今后的二手车交易中应当更加谨慎。 这一事件暴露了二手车市场中的法律风险,尤其是在涉及抵押车时,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尽管法律已经有了明确规定,消费者的维权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对于二手车买卖中的每一笔交易,双方都应确保手续合规,特别是对于抵押车辆,买方需要明确车主是否存在贷款或抵押,避免类似朱先生的困境。
浙江杭州,男子花近20万元买了辆保时捷Macan,三天后车竟然“消失”了!车主追
上海姚哥
2025-09-25 14:51:47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