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15时56分,山东日照附近海域,一枚运载火箭以一箭12星方式成功发射,将吉利星座第六个轨道面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浙江民营“星链”正式建成,通信覆盖全球。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个卫星名为“浙BA号”,与当前正火热进行中的浙BA赛事呼应。
据公开资料显示,“吉利星座”是由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时空道宇建设并运营的全球首个商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低轨卫星星座,一期规划72颗卫星,2022年至2025年经6次成功发射完成一期组网,完成部署后可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服务,二期将扩展至168颗卫星,实现全球厘米级高精定位服务。
截至目前,连同前序轨道面级部署的试验星在内,时空道宇在轨卫星已达64颗,在轨及网络可靠性均实现100%。
“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能够实现‘天地一体化’连接,在偏远山区、海洋、沙漠等地面网络盲区,能提供高可靠、低时延数据传输,每日通信能力达3.4亿次,可支持全球2000万用户,单条通信能传输1900Byte内容,涵盖文字消息、语音消息与图片。”吉利卫星超级工厂负责人刘勇介绍。
“吉利星座”的布局,难免让人联想到马斯克的“星链”。
据悉,“吉利星座”具有通信、导航和遥感功能,通过卫星通信、星基高精定位服务为人类出行和消费电子领域,如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应用服务。星座卫星搭载的AI遥感功能,能提供1-5m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产品及服务,赋能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
此外,通过融合通信、导航、遥感技术,提供卫星数据产品及服务,全面服务全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速卫星应用商业化、规模化、全球化发展。
令人意外的是,“吉利星座”的全部卫星,都来自台州湾新区的吉利卫星超级工厂。
这个卫星超级工厂是全球首个深度融合航天制造与汽车制造能力的卫星量产基地,可实现年产卫星可达500颗。
“规模化生产让单星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吉利星座提供的卫星物联通信资费仅为传统卫星的1%,将大大降低使用门槛。”刘勇表示,更重要的是,带动本土企业进入航天供应链,成为浙江民营企业以科技力量参与全球竞争、服务人类社会的生动实践。
据悉,时空道宇的星座业务已率先部署中东、非洲、东南亚及中亚、拉美市场,并与20多个国家运营商达成合作,推进全球规模化商业应用。星座建成后,将应用于智能网联、海洋渔业、工程机械、低空出行、应急通信、交通物流、公共设施、能源水利及农林畜牧业等领域。
未来,随着星座一期72颗卫星全部部署,全球覆盖区域将实现3至4重实时覆盖,通信容量与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台州湾新区也将持续壮大商业航天产业,依托卫星超级工厂与产业链优势,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园项目,推动‘卫星+’与智能网联、应急通信、农林畜牧等领域深度融合,让‘台州造’星链更好赋能全球产业升级,为‘数字浙江’‘制造强省’战略注入新动能。”台州湾新区低空经济建设发展中心负责人蔡挺说。
此次发射的“浙BA号”卫星意义更是特殊,其命名源自覆盖浙江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的浙江城市篮球联赛。
作为全省群众体育赛事,“浙BA”正为全民健身注入活力,而“浙BA号”的飞天,成为浙江产业创新与航天事业跨界融合的象征,也让体育精神与科技力量在太空交汇。
综合望潮、台州湾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