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16岁继位成为汉惠帝后,有一天因肚子疼, 就急忙跑去厕所,他刚褪下裤子,却发现角落里放着一个破旧的酒瓮,里面探出一个光头人。 (信息来源:南海网新闻——戚夫人人彘图片 深扒史上死最惨妃子为何遭如此残忍对待) 公元前194年,长安城,未央宫。 一阵撕心裂肺的腹痛袭来,17岁的皇帝刘盈捂着肚子,踉跄着冲向宫中最偏僻的一处厕所。刚一踏入,一股混杂着污秽与血腥的恶臭便扑面而来。幽暗的角落里,一个巨大的酒瓮格外醒目,瓮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 他强忍不适,凑近一看,一颗被剃光的头颅赫然探出,脸颊肿胀,眼眶是两个空洞的血窟窿。 那东西似乎察觉到了光影的变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无声地张合着嘴。 刘盈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后退,一旁的宦官颤抖着声音禀报:“陛下,这……这是戚夫人……” “戚夫人?”那个曾被父亲刘邦捧在手心,舞姿动人、顾盼生姿的女人? 轰然一声,刘盈的整个世界天旋地转。他似乎看到那残破的嘴唇在无声呼唤着一个名字:“如意……我的如意……” 几个月前,他的异母弟弟,赵王刘如意,刚刚被母亲吕后毒杀在他身边。那个他曾发誓要拼尽全力保护的弟弟,就在他清晨外出习射的片刻功夫,化作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此刻,弟弟的死与眼前这具被削去四肢、熏聋双耳、毒哑喉咙,被称作“人彘”的怪物联系在了一起。极致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他发出了一声不似人声的尖叫,随即瘫倒在地。 这场精心安排的“参观”,是母亲吕后送给他的一份“成人礼”,一份关于权力与残酷的终极教材。 刘盈因此大病一场,超过一年卧床不起。病愈后,他像是被抽走了灵魂。他找到母亲,泪流满面地说:“这种事不是人能做出来的。我是您的儿子,终究是没法治理天下了。” 从那一刻起,大汉王朝的最高权力,事实上已经从皇帝刘盈的手中,滑落到了皇太后吕雉的掌心。 刘盈,西汉的第二位皇帝,从坐上龙椅的那天起,就注定是一个悲剧。他的父亲刘邦,不止一次地在群臣面前表露对他的不满,嫌他“仁弱”,不像自己,反而更偏爱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了保住太子之位,母亲吕后请出“商山四皓”这四位连刘邦都请不动的贤士为他站台,才让刘邦无奈作罢。 父亲的认可,充满了政治算计,而非父子温情。这让敏感的刘盈,在权力漩涡的中心,始终缺少最坚实的依靠。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16岁的刘盈即位。他并非一个庸碌之辈。初登大宝,他也曾怀揣着治国安邦的理想。他延续父亲与萧何定下的“黄老之治”,推行休养生息的国策,希望让饱经战乱的帝国恢复元气。他废除了秦朝严苛的“挟书律”,解除了思想的禁锢,让散佚的诸子百家学说得以重见天日。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魄力和远见的。 他尝试过建立自己的权威。 当时的丞相曹参,是开国元勋,自恃功高,天天饮酒作乐,上朝时都带着几分醉意,对皇帝的问询爱答不理。刘盈忍无可忍,便召来曹参的儿子曹窋,旁敲侧击地提醒他:“你爹是不是太累了?回去劝劝他,别这么不把国事和自己身体当回事。” 曹窋回去一说,曹参勃然大怒,竟将儿子痛打了两百鞭子。第二天上朝,他更是当着满朝文武,毫不留情地顶撞年轻的皇帝:“陛下您觉得自己比得上高皇帝(刘邦)吗?老臣我比得上萧何丞相吗?既然先帝和萧丞相定下的规矩那么好,我们照着办就行了,何必多事?” 这番话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刘盈的脸上,让他颜面尽失,却又无力反驳。这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在后世被传为佳话,但对当时的刘盈而言,却是功臣集团对他这个年轻皇帝赤裸裸的轻视。 一计不成,刘盈又将矛头指向母亲的亲信审食其。此人靠着吕后的宠信身居高位,却尸位素餐。 刘盈以“渎职”之名将其下狱,试图敲山震虎。然而,吕后只派了一个说客,轻描淡写地通过宦官传了句话:“今天杀了审食其,明天太后会怎么对付您身边的人,可就不好说了。” 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刘盈再次退缩了。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签署的逮捕令,变成一张废纸。 接连的挫败,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力。他就像一个提线木偶,虽然身披龙袍,但操纵丝线的双手,一只是以曹参为首的功臣元老,另一只,则是他那位权力欲极强的母亲。 “人彘”事件,则彻底碾碎了他最后的意志。他开始用最极端的方式逃避——沉湎酒色,夜夜笙歌,用酒精和肉体的放纵来麻痹精神的剧痛。他不再上朝,将所有政务都推给了母亲。 吕后顺势而为,临朝称制,开始了长达八年的专政。 公元前188年秋,未央宫的落叶铺满了庭院。在位仅仅七年的汉惠帝刘盈,在长期的抑郁和酒精中毒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年仅23岁。而刘盈留下的六个儿子,被大臣们以“非惠帝亲生,是吕后偷换来的孩子”为由,全部处死。他一生竭力想要守护的血脉,最终被斩草除根。 刘盈是一个皇帝,却更像一个从未获得过自由的囚徒,终其一生,被囚禁在权力的牢笼和亲情的噩梦里。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2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