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一周年:62只指数翻倍!后市三大布局思路

新浪财经 2025-09-24 12:53:23

这一年,你在市场里赚到钱了吗?

在网上刷到一个段子,

有人算了一笔账:若2024年9月拿1万元入市,每月买到月度涨幅王,到2025年9月资产能变成114亿元。

群友点评说:“这算法不错,可惜我没按这个方法操作。”

这当然只是调侃,没人能次次买中“头彩”,但真的复盘“924”以来的指数表现,真实数据也相当不赖。

整体表现真的挺让人惊讶的:近一年,竟有62只指数涨幅翻倍!

最猛的是还是人工智能赛道:科创芯片涨了179%,科创AI涨了162%!

宽基指数惊喜也不小,5只实现翻倍:科创50大涨114%,创业板50大涨107%,创业板指也接近翻倍!

再看一眼大盘,上证指数从“2700保卫战”一路奋斗到了“3900争夺战”,一年涨了39%,市盈率(PE)直接来到了16.38倍。

但看着这一串涨幅,相信有些小伙伴也会有点心慌:

无论是热门赛道,还是宽基指数,一年下来已经涨了这么多,现在还能有布局的机会吗?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当前指数布局的三大思路,顺便分享我常用的一个查指数数据的“神器”。

在微信里搜索“红色火箭”,就能够跟我一样,轻松找到指数投资的各类数据啦。

01

思路一:市场里还有哪些“捡漏”的机会?

前面我们复盘“924”,统计的都是近一年涨得最猛的,但是做投资,可能就要反过来想,市场里还有哪些低估的、滞涨的指数?

两个方法,可以帮我们找到相应的指数和ETF。

第一个方法:从涨幅榜里挑估值洼地。

打开“红色火箭”小程序,点进“指数浏览器”,再按“近1年”(回报)排序,就能看到近一年涨幅最猛的指数。

在这个列表里,指数名称下面有两个小字,标注着指数当前的估值是“过高”、“偏高”、还是“适中”、“偏低”、“过低”。一路往下拉,你就会发现惊喜:有些指数近一年涨幅非常靠前,估值却还标着“偏低”。

这说明啥?说明这些指数可能还没有涨到位,现在进场,或许还有“捡便宜”的机会。

看中了就点击指数下面的小“+”号,加入自选。

我自己筛了一轮,挖到不少“心头好”,比如港股创新药、港股通科技、港股通互联网等,既是行情主线,又有估值优势,性价比拉满。

第二个方法,直接查估值打折区。

再回到“红色火箭”的“机会”主界面,找到“指数估值”点进去,就能看到当前全市场指数的估值排名。

一查才知道,哪怕市场涨了这么多,现在还有50只指数待在“低价打折区”,比近5年70%以上的时间都要便宜!

我想看看宽基还有什么“捡漏”机会,直接点“宽基指数”分类,答案就出来了:创业板居然仍是“性价比之选”。

02

思路二:行情可能向哪扩散?

最近市场高位震荡,有一个风向还是挺值得关注的,就是热门赛道开始出现“溢出”效应,从人工智能、创新药开始扩散到港股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

行情风向变化怎么捕捉?

我在“红色火箭”找到一个“指数风向标”功能,这里面就有一些值得参考的布局方向。

比如CS新能车,它在“指数风向标”里的当前分值已经冲到了72.1分,说明模型给出了“积极看好”的信号,适合重点关注。

点进CS新能车的详情页,更清楚了:五维分值里,它的性价比处于历史46%的分位,PEG适中(说明基本面不错),拥挤度又非常低,而且量价已经出现回暖,说明资金已经开始进场。

这说明,指数性价比不错,又有启动迹象,如果行情进一步扩散,CS新能车大概率会被更多资金盯上。

03

思路三:盯紧市场主线“不缺席”

这轮行情的主线已经是明牌了,就是科技打头阵,人工智能、创新药都属于政策+产业趋势双重红利下的大级别机遇,只要市场没出现趋势性逆转,这条主线就值得稳稳守住。

所以行情进入震荡调整期,与其着急追涨杀跌,还不如趁机梳理一下自己的组合,把ETF配得更趁手。

比如科技赛道里,我特别看好机器人接下来的机会,在“红色火箭”的搜索栏里,输入“机器人”,就可以将市场中的机器人指数全部找出来。

更贴心的是它的“指数对比”功能,可以把几个指数放在一起PK,业绩、估值、行业构成、权重占比一目了然!这样一来,小白买ETF再也不是开盲盒,而像是在超市全货架选品,优中选中超省心。

“红色火箭”还有一个硬核功能:指数组合的历史测算+模拟。

用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我们输入自己持有的指数,设好比例,模型就会帮我们验证策略的历史表现;还能创建一个模拟组合,让系统自动生成收益率曲线和资产分布图,方便我们持续跟踪和优化自己的组合,小白秒变策略派选手。

要是实在不知道怎么建组合,它还有一个“策略样板间”,全天候策略、股债平衡策略统统都有,大家直接抄作业就可以啦。

04

结语:这次行情“不一样”

聊起“924”以来这轮行情,不少小伙伴可能跟我有同感,它跟以往几轮牛市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ETF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散户的投资门槛。

像这波人工智能行情,个股研究门槛实在太高,芯片股究竟哪些有实力作为外行也是云里雾里,但有了ETF,我们只要看懂“人工智能是长期产业趋势”这个大方向,不用纠结个股,通过对应的ETF就能直接上车,分享赛道红利。

换句话说,这波行情不再是专业投资者的专属游戏,普通散户也能够找到更简单、更直接的参与方式,这也是这波行情对普通投资者更友好的地方。

但是,投资ETF不是开盲盒,盲目跟风同样有风险。平时就经常有小伙伴私信我要各项数据、估值对比图,现在,微信搜索“红色火箭”小程序,常用的指数数据基本都能找到,还有各种强大功能亟待大家挖掘开发。

想把ETF玩明白的小伙伴们,真心建议试试,用数据和模型帮助自己做决策,总比凭感觉来得踏实。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END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1 阅读: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