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个消息,背后直冒冷汗。 乌克兰那个被换掉的总司令,扎卢日内,开口了。他说,再这么打下去,得打到2034年。 十年。 你没看错。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个被“发配”到英国当大使的前线将军,憋不住的大实话。 他太清楚现在的打法已经完全变了。 扎卢日内这位被誉为“铁将军”的军事家看得透彻。他指出从2024年起战争形态已转变为残酷的消耗战。战场不再以夺取土地为目标,俄军战略转为消耗乌克兰的资源与士气。 乌克兰前线士兵每天面临无人机威胁。一架价值50美元的无人机就能终结战壕里士兵的生命。这种新型战争让传统人海战术失去意义,战争成本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俄军构建的“杀伤型战壕体系”充满巧妙陷阱。他们不再追求快速推进,而是诱使乌军进入火力圈逐步消耗。这种钝刀割肉的方式让乌克兰持续失血。 2023年反攻失败暴露了乌克兰的困境。数万兵力投入却无法突破防线,情报、火力和指挥协调全面落后。这场失败预示战争进入新阶段。 扎卢日内看到后方动员体系正在崩塌。18-25岁男性应征率比2023年下降近三成。一些城市出现逃避兵役现象,甚至流行“如何不上前线”的攻略帖。 医院里满是截肢军人,孩子们习惯防空警报声。战争成为日常生活背景音,社会疲惫感日益蔓延。这种消耗比前线战损更致命。 西方援助不稳定加剧困境。德国坦克交付延迟,美国炮弹供应时断时续。乌克兰战场节奏被外援打乱,自主能力亟待加强。 扎卢日内提出破解困局的三个支点。技术能力、动员体系与防御架构必须彻底改革。这不是修修补补,而是脱胎换骨的变革。 乌克兰需要建立自主军工体系。当前无人机生产能力提升300%,但关键零件仍依赖进口。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须打破。 分层动员系统替代传统征兵制度。从基层领土防御到高层战略储备,形成完整人才梯队。职业化训练是维持战力的关键。 扎卢日内对西方维和部队效果表示怀疑。他认为真正安全要靠自身防御系统。这种现实主义态度与政客形成鲜明对比。 战争持续到2026年俄罗斯将面临兵源难题。普京可能被迫从莫斯科等大城市征兵。这将成为冲突潜在转折点。 乌克兰财政赤字难以维持。国内生产几乎停滞,大量民众流亡海外。经济结构呈现崩溃迹象,持久战能力受到质疑。 泽连斯基政府与扎卢日内的战略分歧公开化。总司令多次建议撤退保存兵力,总统却坚持死守。这种矛盾影响作战效能。 希尔斯基上将接任后的作战风格截然不同。他强调不惜代价进攻,巴赫穆特战役中乌军损失惨重。这种苏式指挥哲学与现代战争是否适配? 历史经验值得警醒。阿富汗战争持续20年以撤退告终。叙利亚内战13年仍未解决。消耗战往往没有赢家。 技术革新带来希望。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正改变战争形态。乌克兰若能把握技术突破机遇,或许能找到破局之道。 扎卢日内的预测不是悲观主义。这是基于专业知识的预警,提醒乌克兰必须面对现实。唯有变革才能避免最坏结果。 十年战争对乌克兰意味着什么?一代人的青春、国家的未来都将投入无底深渊。扎卢日内勇敢发声,是因为他深爱这片土地。 国际社会应推动和平谈判。军事解决不是唯一出路,对话与协商才能带来持久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此刻显得尤为珍贵。乌军总司令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刚看到一个消息,背后直冒冷汗。 乌克兰那个被换掉的总司令,扎卢日内,开口了。他说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09-24 11:48:47
0
阅读:1230
空军老兵刘易水
别扯了,自己在位时,仗打的也不怎么样,也没啥建树,就别出来刷存在感添乱了。
用户91xxx41
一个国家交给一帮演员,都是演员都在演,木偶戏,是西方国家的提线木偶,一个承诺不加入北约那么难吗,非要死那么多人直到灭国吗,北约就那么香吗?
白帝城
这家伙是西方推出来的彻头彻尾的最大废物
威耶叔
就爱看乌克兰演绎派的演技
用户10xxx15
乌克兰人将来,和俄罗斯和则两利,斗者必亡。纯粹是以血肉之躯,做西方国家的先进武器的实验品,将来的日子会烟消云散,乌克兰人将会消耗殆尽,值守的只能是那块土地和资源,谁抢了是谁的了。乌克兰人变成了炮灰,长远宏观战略思想理念决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