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写信不谈情话,只写“明天可能死,别哭,替我看看新中国”。 2023年北京新开了个馆,展的不是金银财宝,是10对革命夫妻的家书。 纸都黄了,字还烫人——“若殉国,勿悲恸,当以吾辈之牺牲为民族新生之代价”。 没一句煽情,可你读着读着,眼眶就湿了。 苏区那会儿,37对夫妻一块儿搞根据地。 陈毅和张茜不光写标语、发传单,还开了个“红星托儿所”,收了23个烈士娃。 孩子哭,他们哄;枪响,他们抱娃躲山洞。 没人记他们功劳,可娃们长大后,都成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工人、教师、兵。 新疆海拔5380米的哨所,王伟和李娟夫妻俩守了12年。 他站岗,她巡诊,零下40度,俩人挤在帐篷里上党课——不是念文件,是讲当年瞿秋白怎么边咳血边写《多余的话》。 全军学他们,不是因为浪漫,是因为真有人,把命拴在了一起,也把信仰拴在了一起。 革命不是口号,是有人把孩子托给你,说“你活着,我就没白死”。
他们写信不谈情话,只写“明天可能死,别哭,替我看看新中国”。 2023年北京新开
清泉石上流走
2025-09-24 01:19: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