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定出兵朝鲜前,毛泽东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抗美援朝前,整整十八个日夜,从1950年10月1日上天安门,一直到10月19日,毛泽东几乎没睡过觉。 中间十八个日夜里,毛泽东一直反反复复思考问题。他心里有太多要想的问题,比如中国装备信心不够;中国刚打完仗,很多人有反战情绪,这部分人的情绪怎么处理;比如到了朝鲜,面对美军海陆空一体化,可协同作战的最强军队,山地战怎么打,才能避免更大伤亡;比如,国内物资怎么调到前线,够不够用;比如,中国参战会不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场战要怎么收场等等。 这些问题,毛泽东都要考虑。 出兵当晚,他倒头就睡,说明他终于把这些问题都想明白了。 但即便一开始他就把大的问题捋顺了,可真到了打仗的时候,他又承受巨大压力了。压力大到每天到了床上,还是要坐在床上看电报,研究战场上的各种,累得实在受不了,就倒下了,周围警卫员就赶紧把他被子盖上。 可十次有九次,盖上被子之后,他立马就醒来了。醒来之后又要电报看,又拿地图来研究。抗美援朝打了多久,毛泽东就有多久没睡过好觉。 儿子毛岸英牺牲在战场后,他没掉一滴眼泪,尸骨也没让送回来。是他心狠吗?不是,是他认为:那么多人民的孩子死在朝鲜,他却为自己儿子哭,单让他的尸骨回来,这不公平。 如果这会有人问我,研究历史有什么好处?我会非常明确地告诉你:研究历史,能让人强大。拿毛泽东抗美援朝的这段历史来说,我研究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变强大了,觉得自己面临的那些压力啥也不是。 我能想象,将来,如果我面临很大的压力,我想起毛泽东的瞬间,就能瞬间释然:你压力大,能有毛主席压力大?你那点压力跟他比起来,那能叫压力吗? 致敬,怀念!
为什么总说二战打光了苏联一代人,而没有人说打光中国一代人?不仅是苏联,德
【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