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突然宣布了! 9月21日新闻,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宣布,由于英国、法国和德国强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恢复对伊制裁,伊朗将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 欧洲国家这是准备加强在中东的话语权了么? 说起这事,得先捋一捋伊核协议的来龙去脉。2015年伊朗和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签署的伊核协议,本来是伊朗限制核计划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制裁的重要成果。 可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还重启了对伊朗的制裁,伊朗随后也逐步中止履行协议部分条款。这几年,欧洲三国虽然口头上说“维护协议”,实际行动却总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这次他们推动安理会恢复对伊制裁,理由是伊朗未遵守协议限制,比如铀浓缩丰度超过了协议规定的3.67%,甚至达到了60%——这个水平离武器级铀(90%)虽然还有距离,但已经足够引起国际社会警惕。 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具体会影响到什么?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监督伊朗核活动,核查人员需要进入伊朗核设施进行核查,伊朗暂停合作,意味着这些核查工作可能陷入停滞。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此前就多次表达过对伊朗核活动透明度的担忧,现在伊朗这一决定,无疑让这种担忧变成了现实。 欧洲三国推动制裁,本意可能是想通过施压让伊朗回到谈判桌,但伊朗显然选择了“反制”——你逼我,我就让你更难监督我的核活动。这种互相较劲的循环,只会让局势越来越紧张。 欧洲三国这时候突然发力,背后可能有更深的盘算。中东地区长期以来都是大国博弈的焦点,美国虽然在中东有强大影响力,但近年来战略重心逐渐转向亚太,欧洲国家或许觉得这是个填补“真空”的机会。 英国、法国、德国作为欧洲的主要力量,一直希望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独立的角色,不再完全跟着美国的步伐走。这次推动对伊制裁,可能是想向中东国家展示:欧洲有能力也有决心在中东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而不是仅仅当美国的“跟班”。 再看看欧洲近期的其他动作,似乎也能印证这种猜测。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频繁访问中东国家,先是去了沙特,和阿联酋领导人讨论能源合作与地区安全,后又和卡塔尔埃米尔会谈,焦点也是能源和地区稳定。 德国则在加强与海湾国家的经济联系,尤其是在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试图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同时在中东寻找新的能源伙伴。英国虽然脱欧了,但在中东问题上依然很活跃,前不久还和沙特签署了防务合作协议,计划加强军事合作。 这些动作串起来看,欧洲国家确实在中东下了不少功夫,想通过经济、安全、外交等多方面的布局,提升自己在中东的话语权。 不过,欧洲想在中东加强话语权,面临的挑战也不小。首先,伊朗不是好惹的,伊朗在中东地区有自己的盟友,比如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等,如果欧洲对伊朗施压过猛,伊朗可能会通过这些盟友在中东制造麻烦,比如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袭击欧洲目标,或者干扰中东的能源运输通道,这对欧洲的能源安全和地区稳定都是威胁。 其次,中东国家也不是铁板一块,沙特、阿联酋等逊尼派国家和伊朗这个什叶派大国本来就有矛盾,欧洲想在伊朗和海湾国家之间搞平衡,难度很大。再者,美国虽然战略重心东移,但不会轻易放弃中东,欧洲想在中东“另起炉灶”,美国会怎么看?会不会暗中使绊子?这些都是未知数。 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对地区局势的影响可能才刚刚开始显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工作受阻,会让伊朗核活动的透明度降低,周边国家肯定会更紧张,比如以色列就一直视伊朗核计划为“心头大患”,可能会采取更激进的行动,比如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 如果真走到那一步,中东局势恐怕会彻底失控,欧洲国家想在中东加强话语权,结果可能反而把自己拖进泥潭。 欧洲三国这次推动对伊制裁,到底是想通过施压维护伊核协议的权威,还是想借机在中东展示自己的影响力?伊朗的暂停合作,是短暂的反制,还是长期对抗的开始?中东这盘棋,越来越复杂了。 你觉得欧洲国家这步棋,能帮他们在中东争取到更多话语权吗?还是会引发更大的乱子?
伊朗议员:中国“红旗-9B”正在运往伊朗据多家伊朗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2日,伊
【15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