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已经发现,俄罗斯就算能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所有的军事目标、工业基地,最终也根本改变不了双方僵持的局面。乌克兰需要的所有装备——坦克、无人机、战车、单兵武器——几乎清一色来自北约制造和援助。他们自己早就丧失了生产能力,这也正是西方援助一断,泽连斯基就急得跳脚的原因。 说白了,谁都没想到这场仗能拖成这样。刚开始很多人还觉得,以俄军的实力,速战速决根本不是问题。结果呢?一脚踩进泥潭,想拔都拔不出来。 这问题就出在乌克兰背后那些西方国家,源源不断地给乌克兰送武器。乌军每天消耗的 6000 发炮弹里,有八成都是西方送的,俄罗斯就算每月能生产 25 万发炮弹,也架不住整个北约在后面给乌克兰补货。 欧盟今年刚到账的 23 亿美元军援,转眼就变成了豹 2 坦克的弹药和燃料,那些标着 "Made in EU" 的炮弹从工厂出来,没几天就炸在了俄军阵地上。 俄罗斯的炸弹确实厉害,那些 3 吨重的 FAB-3000 炸弹扔下去,半个街区都得震三震。阿夫杰耶夫卡那些坚固的要塞,在这种轰炸下很快就垮了。可西方的反应更快,这边工厂刚被炸平,那边援助的设备和零件就通过波兰的铁路运了过来。 乌军现在打出来的战术,全是靠西方武器撑起来的。在多布罗皮利亚的巷战里,他们的豹 2 坦克加装了防无人机网,硬扛着俄军 FPV 无人机的轮番攻击,120 毫米滑膛炮精准敲掉俄军火力点的视频,被剪成宣传片传遍了全世界。 天上飞的米格 - 29 战斗机投下的是美国 GBU-62 炸弹,地上跑的是德国坦克,手里拿的是波兰翻新的步枪。 更绝的是那些西方援助的电子对抗设备,让俄军突击队的通讯经常变成 "无服务" 状态,就像你正打着电话突然断了线,想喊支援都喊不出来。这种仗打起来,俄罗斯面对的哪是乌克兰一家,分明是整个西方的军工体系。 泽连斯基最近说乌军 60% 的武器是国产的,这话听听就行。到了顿巴斯前线你去看看,真正能顶住俄军进攻的还是那些西方装备。 海玛斯火箭炮一开火就能精准打掉几十公里外的俄军弹药库,Switchblade 无人机像蚊子一样嗡嗡作响,专找坦克的天灵盖下手。 这些装备别说生产了,乌克兰连维修都得靠西方专家远程指导。上个月乌军打掉俄军 "卢比孔" 无人机部队的弹药库,用的就是美国提供的侦察数据和卫星定位,这哪是乌克兰自己的本事?分明是整个西方在背后当军师。 俄罗斯也不是没使劲。为了绕过西方制裁,他们从中国买了大量机床,把导弹产量提了好几倍,"伊斯坎德尔 - M" 导弹的产量从 2023 年的 250 枚涨到了 2024 年的 700 枚。 可这有什么用呢?北约秘书长都承认,俄罗斯的弹药产量是欧盟的 12 倍,但西方的优势在于全球供应链。 美国的炮弹生产线虽然慢,可他们能从韩国、日本调货;德国的坦克工厂不够用,就拉着波兰、捷克一起翻新库存。俄罗斯就算开足马力生产,也赶不上整个西方世界的产能总和。 更让俄罗斯头疼的是,西方的制裁正在慢慢起作用。英国最近一口气制裁了 70 艘俄罗斯油轮,这些老旧油轮本来是俄罗斯绕过制裁运石油的 "生命线",现在被掐断后,俄罗斯的战争经费立马紧张起来。 他们的军工企业想造先进导弹,却买不到西方的精密电子元件,只能用民用级别的零件凑数,结果就是导弹精度下降,打十发能中六发就不错了。反观乌克兰,西方送的都是最先进的装备,连电子战设备都能让俄军的通讯变成聋子的耳朵。 这场战争早就变味了,不再是单纯的军事较量。俄罗斯炸得越狠,西方的援助就来得越猛。泽连斯基跑到前线拍个视频,展示一下西方武器的战果,布鲁塞尔那边就会立刻打钱、送装备。 欧盟承诺的 1620 亿美元援助里,一大半都是军事支持,这些钱变成了坦克、炮弹和无人机,源源不断地送到乌克兰手里。 俄罗斯就像在和影子打架,打掉一个目标,立刻会冒出来两个新的,因为对手的补给线根本不在乌克兰境内,而是延伸到了整个欧洲。 现在的局势就是这么无奈。俄罗斯的炸弹能摧毁工厂,却毁不掉西方的生产线;能炸断桥梁,却切不断乌克兰和西方的联系。 乌军士兵在前线开玩笑说,他们的炮弹来自十几个国家,每天都能收到不同包装的 "礼物"。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就算把乌克兰的工业基地炸成月球表面,也改变不了僵持的局面。 这场仗打到现在,俄罗斯面对的根本不是乌克兰那点家底,而是大半个西方世界的军工产能和经济实力。普京可能早就发现了,这已经不是靠空袭能解决的问题。 你炸掉一座工厂,西方第二天就会送来新的设备;你摧毁一个军火库,下周就会有更多的炮弹运过来。这种消耗战拼的不是谁的炸弹更狠,而是谁的补给更源源不断。 俄罗斯就算再强,也架不住整个西方在背后给乌克兰 "充值续命",这就是现代战争最残酷的现实 —— 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
俄罗斯方面已经证实,而且这一准确信息出自于俄方最高统帅。他告诉了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