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工业需回归行政作为基底的市场化操作,而非搬运式的体制经济。 为啥说黄埔是体制经济,可以同类型对比深圳龙岗,宝安这些工业区,因为Gdp都比较强。但除了gdp类似,其他好像都不太一样,比如商业跟人口,宝安400万人口,其中所在区商业壹方城人流可以吊打深圳其他任何一个区商业的存在,其所在区企业有立讯精密跟顺丰这样的千亿民营企业。而龙岗人口也接近400万,其代表企业是华为这样的工业龙头巨无霸企业。无论是宝安还是龙岗,说明地区产值的规模跟后劲一定是跟商业人口同步进行的,而黄埔明显不是,人口全广州倒数第5,其所在区人流第一的商业在全广州前20都进不了,其本土最大民营企业为金发科技,营收600多亿,500亿级只此一家,本土没一家千亿级企业。说明黄埔并非市场消化同步进行,而是行政干预。 这就要认真探究一下黄埔的Gdp组成。大家都知道黄埔是中心四区的钱袋子,中心四区受制于土地,将大多制造业放在黄埔,同时广州开发区有政策,有税收补贴,南方电网,广农商从天河将办公总部搬了过去,但南方航空,广发证券总部还是留在了白云跟天河,但注册地搬了过去,这样税收财政都算到了黄埔,这几家是黄埔前十大纳税主体之一。另外广州开发区在黄埔,所以整个广州甚至广东优先招商的外资500强工厂大户都放在黄埔,广石化,本田,宝洁,蔡司,恒瑞生物,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等等企业都给黄埔纳税。国企跟外资工厂才是纳税主要来源,中心四区是红利直接享用者,且跟黄埔绑定利益,这就是广州中心城区的来源。就好像一个大家庭里面,给了黄埔身份,把家底都搬到了黄埔,凑成一个gdp强区,而非市场消化。 从产业链也可以看出,深圳的产业链大多是本土企业代表,而黄埔的产业链基本都是外来工厂,比如生物医药,大多都是以恒瑞,康方,百济神州这些外来企业设的工厂,显示产业以Lg,创维这些外来企业工厂为主,其本土最大的工业企业也就是金发这种中下游材料商。所以从两个层面讲,除非黄埔自强,本土培养出一些大独角兽或者比亚迪大疆之类的工业链主龙头企业,否则也只是个流于政策表面的Gdp搬运工。同时广州应该将开发区政策赋予广州有条件的各区,让各区对高新产业差异化竞争,回归市场,而不是下场做产业分配,广州工业才有机会。
黄埔工业需回归行政作为基底的市场化操作,而非搬运式的体制经济。 为啥说
阿kim在湾区
2025-09-22 18:16:55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