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杀了魏忠贤不久,大明朝就垮了?一句话戳破真相:给魏忠贤一百万军饷,他贪 40 万但能打胜仗,他知道贪多了军队没战斗力,自己的位子也保不住。可给东林党试试?他能贪走 90 万,当兵的连饭都吃不上,不投清军等着饿死吗? 1627 年,刚坐上龙椅的崇祯帝,立马就把魏忠贤扳倒了。当时朝野上下一片欢呼,都喊着 “圣主临朝,大明有救了”。 可谁能想到,这位崇祯亲手干掉的 “九千岁”,竟是大明最后一根 “续命稻草”。 十七年后,他在煤山歪脖子树上自缢时,会不会想起那句流传的叹息,“忠贤若在,事必不至此”? 魏忠贤的坏名声,早就钉在史书里洗不清了。但他掌权那几年,大明偏偏维持着一种 “病态的稳定”。 东林党人天天骂他阉党误国,却绝口不提他挂在嘴边的铁律:“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他下手狠,专门盯着江南的富商、士绅开刀,开征矿税、商税,硬生生把空得见底的国库填得满满当当。 辽东边防的军饷从没断过,西北赈灾的粮草也没缺过,这才有了袁崇焕敢喊 “五年复辽” 的底气。 而崇祯眼里那群 “清流满朝” 的东林党,才是真把大明拖进坟墓的凶手。这帮人整天把 “仁义道德” 挂在嘴边,实则就是江南士绅的 “代言人”。 魏忠贤一死,他们第一时间就把商税给废了,把财政压力全甩给了早就活不下去的农民。 一亩地的赋税翻了三倍,赶上灾年颗粒无收,还得交 “辽饷”“练饷”,陕北的农民不造反才怪! 更讽刺的是,李自成攻进北京后,从东林党人家中抄出的白银多达数千万两,抵得上大明十年的财政收入。 崇祯最致命的错,是把朝堂制衡玩成了 “一刀切”。 魏忠贤掌权那阵,阉党和东林党打得头破血流,没想到倒歪打正着,让朝堂的权力反而平衡了。 可崇祯把阉党赶尽杀绝后,既没本事拿捏东林党,又没魄力再扶个 “制衡者”,只能眼睁睁看着文官集团把皇权架空。 他当十七年皇帝,换了五十多个内阁首辅,一会儿重用宦官,一会儿又信文官,政策朝令夕改。前线将领动辄获罪,连袁崇焕都被凌迟了,谁还敢真心为大明卖命? 等到李自成的大军快打到北京,崇祯号召大臣捐钱充军饷,这帮东林党人一个个哭穷喊冤,最多的才捐几百两。 结果李自成进城后,一顿鞭子就抽得他们交出百万白银。 城破那天,崇祯砍杀公主时嘶吼 “汝何生我家”,却到死没明白:他亲手毁掉的魏忠贤,虽说贪腐残暴,却攥着大明的 “钱袋子”。 他全力扶持的东林党,看着道貌岸然,早成了吸光王朝血髓的蛀虫。 大明灭亡,从来不是 “杀错一个人” 那么简单,关键是崇祯错把 “制衡的工具” 当成了 “亡国的根源”。 魏忠贤的存在,本是皇权和士绅集团博弈的缓冲带,崇祯把这层缓冲带撕了,大明也就只剩崩塌一条路。 这可不是为阉党翻案,而是要撕开历史的遮羞布:比起 “奸臣” 的贪婪,“清流” 的虚伪和短视,往往更要命。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不久,大明朝就垮了?一句话戳破真相:给魏忠贤一百万军饷,他贪4
春秋说史
2025-09-22 14:40:10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