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90后男子经营一家企业,全厂300多工人竟然清一色全是女工。工作上下班居然根据女工们的时间灵活调整。男子:他们守着家庭出不去,想多给她们机会。 最近河南濮阳有家企业彻底刷屏了:300 多个员工全是女工,老板竟是个 90 后帅小伙,名叫袁帅。 别人都在头疼“招工难”,他倒好,把“只招女性”做成了特色,不光让菌菇产品卖到了国外,还帮一群困在家里的留守女性,活出了不一样的底气。 不少人都纳闷:放着男工不用,偏招要顾家庭的女工,这老板就不怕耽误生产? 袁帅的回答特实在:“当地男人大多出去打工了,留守女性不是没本事,就是缺个能平衡家里和工作的机会。 她们学东西快、做事还细致,只要给够灵活度,反而能爆发出超强的劲儿。” 这家做菌菇农产品的企业,根本没有死抠的打卡制度,女工们能根据家里情况调排班:早上送完孩子再上班,下午 3 点提前走接娃,家里老人要照顾还能灵活调休。 不用再纠结 “上班顾不上娃”,不用再伸手向家人要生活费,女工们把这份体谅记在心里,全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从菌菇培育到包装质检,每道工序都又快又好,产品质量硬得很,销量一年比一年高,还顺利打开了海外市场。 更难得的是,袁帅没把她们当 “流水线工具人”。企业常组织技能培训,教大家新的种植技术、包装设计,甚至还有管理知识,不少女工从普通操作工熬成了车间骨干。 车间里没有冷冰冰的规矩,反倒像个大家庭:谁家里有事,同事们会主动搭把手;逢年过节,企业还会给员工家属送福利。 这种 “把人当人看” 的管理,让员工满意度直接拉满,几乎没人主动辞职,大家都说 “在这儿干活,心里踏实”。 有网友评论:“这样的员工肯定稳定,说不定比老板还怕公司效益不好呢!” 还有网友感慨:“河南总能冒出些神奇的存在,太让人羡慕了!” 这家企业的成功,直接戳破了 “女性就业等于麻烦” 的偏见。 很多地方把留守女性贴上 “只能带娃做饭” 的标签,可袁帅用行动证明:只要给女性一个合适的舞台,她们既能扛住家里的责任,也能撑起企业的半边天。 更关键的是,他走出了一条 “社会责任 + 经济效益” 双赢的路,解决了当地女性就业难题,提高了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企业也因此收获了稳定的员工队伍和过硬的产品口碑。 现在关注这家 “全女工企业” 的人越来越多,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女性就业的潜力,也给其他企业提了个醒:真正的好管理,不是把人框在制度里,而是让人在顾好生活的同时,活出自己的价值。 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企业学这种模式,让更多女性不用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做难抉择,既能当好妈妈、好妻子,也能做闪闪发光的自己。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河南濮阳,90后男子经营一家企业,全厂300多工人竟然清一色全是女工。工作上下班
春秋说史
2025-09-22 14:40: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