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号,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对于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专访,可见这个特殊人物对于东北

姚博士看世界 2025-09-22 14:10:41

9月18号,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对于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专访,可见这个特殊人物对于东北亚国际形势的重要意义。在这个专访当中,李在明进一步澄清了他的内政和外交政策,也首次对9.3阅兵做了表态。那么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又如何看待呢? 首先,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韩国如何处理中、美关系的问题。他的核心观点是,韩国不应当成为中、美斗争的前线,而应当成为中、美之间的桥梁。这恐怕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李在明要如此积极地撮合中、美在10月底的韩国APEC峰会期间见面,目前看来这个希望是很大的,这也是韩国所谓桥梁作用的体现。 其次,李在明也首次提到了9·3的相关问题。专访当中的原文是“我想中国希望我参加,但我没有进一步的要求。”( I think China wanted me to attend but I didn't ask further)。这里面显露出了两层意思:一是中方应该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询问过李在明的意愿,但并没有发出正式的邀请。二是李在明出席的意愿并不强,因此后续并没有积极地推动。总的来看,中韩双方在9·3的问题上都采用了“冷处理”的姿态。 最后,在半岛问题上,李在明认为处理对朝关系的思路应该发生变化,这一点的确和尹锡悦存在很大的区别。李在明认为,如果外部的压力不断增加,只会让朝方拥有更多的核武器和导弹。因此,必须要有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可以通过对朝方制裁的缓解,来换取它停止相关的军事动作。在看待对朝问题的时候,不应该非黑即白,而需要有一个中间地带。 总的来看,李在明还是沿袭了民主党一贯的外交政策路线。外界有时候揶揄他“无法成为第2个文在寅”,但说实话,当前的国际形势和8年之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经过特朗普4年和拜登4年之后,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态势愈发上升。韩国在这个夹缝中间,能够取得多大的外交突破,已经不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而是取决于整个中、美以及国际大势的变化。

0 阅读:0
姚博士看世界

姚博士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