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美国扶持的盟友为啥普遍比苏联盟友忠诚?因为给美国当小弟不会有性命危险,但给苏联当盟友则会有性命之忧。美国允许盟友在一定范围内表达不同意见,苏联则是一言不合就捅刀! 二战后,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向欧洲提供130亿美元无偿援助和低息贷款,约合现在的2000亿美元,覆盖西欧16国,旨在帮助欧洲国家实现经济复苏。表面是经济援助,实际是花钱买忠诚,输出美国意识形态,遏制共产主义扩张。 苏联对东欧国家援助规模不仅大,往往还是无偿,目的就是要求对方听话,服从苏联。但却没让盟友富强起来,1980年代苏联对外援助窟窿已高达1100亿美元,许多受援国依然贫困。 1950-1970年代,苏联通过资金、技术和资源支持,帮助朝鲜建立完整重工业体系。1970年朝鲜人均GDP达664美元,2倍于韩国。朝鲜城市化率甚至达到了70%,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爽。当时,很多韩国人投靠朝鲜,被称为“越北者”。 美国则建立了一套互利经济体系,对盟友援助往往能带来双向收益。比如美国军工复合体将半导体、计算机等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产业,既提升盟友工业水平,又为企业创造新市场。既巩固了联盟关系,又反哺了美国军工。 其实,苏联在冷战期间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输出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一直在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为啥?因为苏联要求受援国在政治、军事上完全服从于它的领导。 结果这些受援国看到美国能给更多,转头就把苏联给卖了,等完事后又假惺惺跟苏联和好,而苏联居然又开始援助。所以,美国及其盟友非常有动力维持联盟关系,苏联跟盟友反而很容易离心离德。 在联盟管理上,美国允许盟友在一定范围内表达不同意见,苏联对任何偏离行为都会实施干预,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冷战期间,美国主要用软性手段干预盟友,反倒是通过朝鲜战争、猪湾事件等多次欺负苏联盟友,但苏联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外强中干纸老虎。 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宣布退出北约,并要求北约军队立即撤出法国。美国不仅撤出了在法驻军,还将北约总部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43年后,法国又在萨科齐时期重返北约。可以说,冷战时期的美国能屈能伸,极具包容性。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美国搞统战很牛逼,说到底是美国继承了英国的“离岸平衡手”。不以在亚欧大陆占领土地为目标。因为领土从来都是国家核心利益,人家肯定会跟你死磕到底。 1870年普法战争,德国摁着法国脑袋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此后,法国人前赴后继跟德国死磕了近半个世纪,最终通过一战打趴德国,重新夺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英国则是人间清醒,1815年维亚纳会议,英国放弃拿破仑战争期间所占据的所有欧陆土地。1837年,英国主动放弃对普鲁士汉诺威的占领。1890年,英国又将临近欧陆的黑尔戈兰岛出让给德国…… 继承盎撒衣钵的美国,孤悬于两洋之外,地缘优势更加明显。所以,美国也几乎不在亚欧大陆谋取土地,哪怕菲律宾舔着个大脸求带走,美国都死活不答应。 但苏联几乎跟每一个盟友接壤,跟很多盟友有领土纠纷,而它又对土地有着变态般的执着,比俄罗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无论苏联给多少援助,盟友都会时刻提防,以至于貌合神离。 但在美洲地区,因为牵扯到领土问题,美国跟墨西哥、古巴、加拿大等周边邻国的关系也是一泡污。美国高举“门罗主义”大旗,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把又当又立玩到极致。嘴里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为什么总说二战打光了苏联一代人,而没有人说打光中国一代人?不仅是苏联,德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