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椰海大道与丘海大道延长线交叉口附近,崭新的电源控制柜和除臭设施被一片新栽的绿植环绕,掀开地面井盖,两台水泵静静伫立——这里正是丘海大道延长线金盛达段积水点改造工程中污水管网部分的“心脏”。这个新的污水提升泵站的建成,将使金盛达片区污水接入椰海大道市政管网,直接输送至白沙门污水厂进行处理,实现了该片区污涝同治,在解决雨天积涝问题的同时也为该片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强燃气、供水、排水等管网改造,解决好城市交通拥堵、积水内涝等问题。作为《海口市城市内涝治理三年行动攻坚工作方案(2025—2027年)》中24个主要积水点改造项目之一,金盛达段积水点改造工程率先完工,并在多次强降雨中经受住了考验,未出现积水现象。这也标志着海口城市内涝治理三年行动攻坚工作首战告捷,为后续治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排水能力跃升7倍缓解积水难题
丘海大道延长线全段建于2009年,日常车流密集,其中还有不少重型货物运输车辆,是海口重要的交通动脉之一。该道路原排水设施仅按公路标准建设,依赖排水边沟泄流,难以应对金盛达及周边区域快速开发后的排水需求,导致强降雨时金盛达建材城门口严重积水,影响商户经营与市民出行。
为根治这一顽疾,去年9月,海口正式启动丘海大道延长线金盛达段积水点改造工程。在雨水管网改造方面,该项目从金盛达建材城大门附近,到丘海大道延长线与椰海大道交叉口处,新建雨水管涵1.3公里。“改造后,该段排水能力从原来的1.9立方米/秒,大幅提升至13.3立方米/秒,提升约7倍,显著缓解道路积水问题。”业主单位海口建工集团路桥公司项目经理吴清福说。
“以前每逢大雨,建材城门口必积水,给商户经营和客户进出带来极大不便。”海南金盛达家居建材商城副总经理田斌告诉记者,自今年6月底雨水管网完工以来,遭遇了多次暴雨天气,建材城门口都没有发现积水情况,实实在在的改变赢得了商户的认可。
雨污分流同步推进生态效益凸显
在全力解决积水问题的同时,该项目还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效益相结合,同步推进金盛达片区雨污分流建设,实现“治涝”与“治污”双管齐下。
“丘海大道延长线最初按公路标准建设时,并未配套建设市政管道,不仅雨水不好排,污水也无处可去。”施工单位海口市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符建介绍,此次改造中,项目新建污水管道2.1公里,与椰海大道市政污水管网实现贯通,同时配套建设了一座污水提升泵站。
该泵站近期处理能力为1000立方米/天,可满足当前金盛达片区污水排放需求;远期处理能力将提升至5000立方米/天,为片区未来发展预留充足空间。通过新建管道与提升泵站的协同作用,金盛达片区的污水将纳入市政污水处理体系,力求实现“雨天不积水、晴天无污水”的治理目标。
“我们建材城有3000多个商户,原先靠自建的两座污水处理站处理日常污水,运维成本高。”田斌说,待正式接入市政污水系统后,每年预计可节省超百万元的运维开支。丘海大道延长线金盛达段积水点改造工程于今年8月底完成污水贯通,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工,进入验收阶段。
“内涝治理是一场关乎城市发展的攻坚战,更是一场守护民生福祉的持久战,群众的认可是检验项目成效的唯一标准。”海口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部署,聚焦民生痛点,持续推进内涝治理工作,力争干一个成一个,用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果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