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谭嗣同遇害,高官父亲为防儿媳悲痛自杀,用了一个“狠招”。1898年谭嗣同慷慨就义,他的妻子李闰性子贞烈,得知消息就要随丈夫而去,而谭嗣同的父亲一生谨小慎微,谭氏家族在浏阳也获得名门望族的评价。 李闰不是被困在深宅的妇人,她在谭嗣同的影响下,思想和眼界都大为开阔,她支持丈夫的理念,愿意在背后默默帮他。 夫妻俩心灵相惜,感情甚笃,因此在听到丈夫的死讯时,她才会如此难过,灵柩中谭嗣同的尸体看起来非常凄惨,他是受刑六人中最惨烈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提前打点刽子手,所以在行刑的时候,刀都没有打磨。 这是刽子手惯用的手段,没钱打点那就要让受刑的受些折磨,于是一把钝的不行刀朝着谭嗣同砍去,第一刀砍完根本没有将头砍下来,接连又砍了数十刀才让他的脑袋掉下来,可想而知,谭嗣同生前所受的折磨有多大,李闰听完泪流满面,感同身受。 丧礼不敢大操大办,生怕再次惹恼高堂上太后,李闰心里的苦楚无人能知,她只想陪着丈夫一同离开,她的心中已经了无挂念。 夫妻俩成婚十余载,但子嗣艰难,成家六年才生下来一个儿子,全家欢欣鼓舞,谭嗣同为孩子规划着未来的教育路线,但未满周岁就因病离世,让这对年轻的夫妻伤透了心。 从此之后,不管李闰如何求子都没有再孕,而后院又无其他人在,谭嗣同迟迟未能有后,长辈虽然心里急切,但没有插手夫妻俩的房中事,原以为孩子慢慢能来,谁知道谭嗣同走的那么早。 如果他跟康有为梁启超都逃走,等过几年再回来,或许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但谭嗣同性格顽固,不愿逃亡,主动留了下来,而父亲也保不住他,最终被杀。 葬礼结束后,李闰感觉心跟着丈夫一同死去,寻死觅活,但都被救了下来,看着她生不如死的样子,家人都非常的痛心,尤其是婆家不想让她被儿子的死亡给困住,因此她的公公为防止她在寻短见就想了个办法。 李闰的生命中缺少个锚点支撑,那么就给她找个新的锚点,让她振作起来,于是大伯家的孩子被过继到她和谭嗣同的名下,以后给两人传承香火。 并且,为不让她睹物思情,特意让她搬到亮堂的屋子内,减少看到旧物引起的伤感,再让她的家人过来,陪她谈心,开解她... 种种行为让李闰对生命有了新的向往,她将过继来的孩子当成亲子看待,日日带在身边,好好教导,将丈夫的思想传承下去,而且在之前,她就为女性的权利而奔走呼吁,在谭嗣同他们设立“戒缠足会”时,跟家中未缠足的佣人来到大街上,宣传不缠足的好处,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她为妇女的利益和学习而奔波,创办了第一所中国自办女学堂,出版了第一份以妇女为对象的报纸... 在用心教导孩子的时候,她没忘自己的事业,虽然丈夫已经不在,但她要跟过去一样,将他的遗志发扬光大,当他遗志的传承人,于是她走出家门,同众多有志之士一起创办了浏阳第一所女校,担任名誉校长。 在女校的发展过程中,李闰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她默默的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托举更多的女性成才,将理想给传播发扬出去。 参考信源:忠烈才女耀千秋——谭嗣同夫人、中国女学会倡办者李闰传奇
1898年谭嗣同遇害,高官父亲为防儿媳悲痛自杀,用了一个“狠招”。1898年谭嗣
山海蕴藏奥秘
2025-09-22 00:10: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