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汗死后,他的妻子苏泰将蒙古大汗的玉玺献给了皇太极。大贝勒代善对皇太极说:“把这个美人赐给我吧。”皇太极冷笑一声,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1634年,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在青海兵败,染上天花,在凄凉中病死。他庞大的蒙古帝国,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一年后,盛京城外,一支特殊的队伍缓缓而来。领头的,正是林丹汗的遗孀,苏泰太后。她的身后,跟着林丹汗年仅七岁的儿子额哲。队伍的中央,一方被黄缎包裹的宝匣,显得格外沉重。 皇太极亲率诸位贝勒出城迎接,他的目光,越过苏泰太后那张虽经风霜却依然艳丽的脸庞,死死盯住了那个宝匣。 匣子打开,一方晶莹剔透的玉玺露了出来,上面刻着八个大字:“制诰之宝”。 这便是传说中元朝的传国玉玺,拥有它,就等于拥有了号令整个漠南蒙古的正统地位。 皇太极接过玉玺,心中狂喜。他知道,自己称帝建国的最后一块基石,稳稳地落下了。 当晚,盛京汗王宫内大摆筵席,庆祝这不世之功。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正热烈。 坐在皇太极左手边首位的大贝勒代善,端着酒杯,一双眼睛却不住地往苏泰太后身上瞟。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皇太极的二哥。他战功赫赫,威望极高,在当年拥立皇太极登位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可以说,没有他点头,皇太极这汗位都坐不稳。 所以,代善在皇太极面前,总有几分倚老卖老的资格。 他看着苏泰太后,心中盘算。这女人不仅美貌,更是林丹汗的正妻。娶了她,不仅能满足私欲,更能大大提升自己在蒙古各部中的影响力。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想到这里,代善站起身,借着酒劲对皇太极说:“大汗,这苏泰太后孤儿寡母,甚是可怜。不如,您就把这个美人赐给我吧,我必当好生待她。” 这话一出口,热闹的宫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皇太极和代善身上。 诸位贝勒都知道,一同归降的还有一位囊囊太后娜木钟。可囊囊太后年老色衰,陪嫁的财产也远不及苏泰。代善此举,是当众嫌弃,更是赤裸裸的索取。 皇太极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眼神里闪过一丝寒意。 他看着这位功高盖主的兄长,心中冷笑一声。 然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尤其是让代善,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皇太极放下酒杯,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二哥说得有理,苏泰太后身份尊贵,确实该有个好归宿。” 代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以为事情成了。 可皇太极话锋一转:“只是,这人选,我心中早已定下了。” 代善的笑容僵在脸上。 “郑亲王济尔哈朗,前些日子刚刚丧妻,心中悲痛。我与诸位贝勒早已商议好,将苏泰太后赐婚于他,以作慰藉。此事,我已亲口应允。”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也是皇太极最信任的心腹之一,更是战功卓著的铁帽子王。 皇太极看着代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既已将福晋许给了弟弟,又怎能收回承诺,再转赐给兄长?若如此行事,公平何在?我身为大汗,岂能言而无信?”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抬出了“诸贝勒商议”的集体决定,又占住了“公平”和“诚信”的道义高点。 代善的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他想反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本以为,凭自己的功劳和地位,讨要一个女人,是手到擒来的小事。却没想到,皇太极竟会为了一个济尔哈朗,当众驳了他的面子。 这一刻,代善才猛然惊醒。眼前的皇太极,早已不是那个需要他扶持才能坐稳汗位的弟弟了。获得传国玉玺的他,手握正统,羽翼丰满,已经是说一不二的君主。 代善默默地坐了回去,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那酒,辛辣无比。 几天后,皇太极下达正式旨意,将苏泰太后册封为和硕嫡福晋,嫁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同时,将林丹汉的妹妹太宗公主赐给了代善。 此外,皇太极又妥善安置了林丹汉的其他侧福晋,又将自己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了林丹汉的两个儿子。 此举极大地笼络了蒙古各部落。 1636年4月11日,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正式称帝,并将国号改为“大清”。
林丹汗死后,他的妻子苏泰将蒙古大汗的玉玺献给了皇太极。大贝勒代善对皇太极说:“把
星河滚烫你是画
2025-09-21 18:20:5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