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早晨7点,3枚乌克兰“火烈鸟”巡航导弹从奥德萨沿岸升空,直奔

烈火科学风暴 2025-09-20 23:45:04

2025年8月30日早晨7点,3枚乌克兰“火烈鸟”巡航导弹从奥德萨沿岸升空,直奔克里米亚而去。这些导弹贴着海岸线低空飞行,还特意选在白天发射,看似冒险的选择,实则是乌军精心设计的战术。 “火烈鸟”单枚重7吨,射程达3000公里,战斗部装1150公斤炸药,威力接近“战斧”导弹的两倍,足以摧毁加固掩体。 即便导弹运往发射阵地时,全程被S-400监控,乌军仍决定孤注一掷,并提前40分钟,放出了一批UG-26远程无人机。 这种“干扰打击”模式,会直接给俄军的信号处理链路,带来显著延迟,将本就有限的拦截时间窗口压缩至短短几秒。 由于无人机飞行高度低,体型又很小,容易躲过雷达探测。因此仅仅第一轮攻击,UG-26就 精准命中了,俄军36D6M雷达的供电模块,导致雷达一部分功能丧失。 此时雷达天线虽仍在正常转动,看似处于工作状态,但探测到的信号,已无法有效传输至指挥终端。 操作员眼前的屏幕上,仅能看到虚假画面,完全无法识别战场上的真实目标。 这种“软致盲”战术的核心,并非让雷达彻底瘫痪,而是通过破坏关键链路,制造15秒左右的信号延迟。 对采用低空突防策略的“火烈鸟”而言,这短暂的15秒,足以突破层层防御,成为决定攻击成败的关键节点。 最终,两枚“火烈鸟”击中阿尔米扬斯克的俄联邦安全局基地,切断供电与通信,指挥系统彻底瘫痪;另一枚炸中塞瓦斯托波尔小码头,燃料管道破裂,一艘气垫艇重伤搁浅,其余舰艇补给中断。 S-400作为俄军引以为傲的第四代远程地对空导弹系统 ,具备强大的多目标拦截能力,能打击飞机、无人机、巡航导弹等各类目标,甚至拥有末端弹道导弹防御能力。 其配备的91N6E“大鸟”S波段监视和跟踪雷达,探测距离可达600公里,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可以检测多达300个目标。 92N6E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也可达400公里,并且该系统还能根据不同的拦截目标,发射近八种不同类型的导弹,从超低空到高空、从近距离到超远程的全区域防御对方密集多目标的来袭 。 然而,即便如此先进的防空系统,在面对乌军此次精心策划的攻击时,也败下阵来。 这表明,战争的局势瞬息万变,战术与技术的博弈永无止境。

2 阅读:831

猜你喜欢

烈火科学风暴

烈火科学风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