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2017年,海军少将张召忠面对镜头时潸然泪下,义愤填膺地表示:“南海49

素鹤栖云 2025-09-20 15:42:02

[浮云]2017年,海军少将张召忠面对镜头时潸然泪下,义愤填膺地表示:“南海49个岛屿,就毁在这群公知手上!” 中国的百年航母梦,几乎和航母这种武器的诞生是同一个时期开始的,当世界主要海军强国开始琢磨着把飞机搬上军舰时,中国正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潭。 而我们那个一衣带水的邻居日本,早在1922年就搞出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凤翔”号,从那会儿到二战结束,日本前前后后造了和改装了二十多艘航母。 这种海军力量上天差地别的差距,到了战场上就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1937年的江阴海战,成了中国海军心里永远的痛。 当时,为了挡住日本军舰沿着长江往西边打,中国海军把几乎所有家当都拿出来了,包括“宁海”、“平海”这些主力舰,想在水上建一道防线。 但是,我们的海军将士还在用甲午海战时那种军舰对军舰硬碰硬的思维准备战斗,可人家日军早就进入了用航母在远处发动攻击的新时代。 日本海军动用了“加贺”号航母上的飞机,对着江阴水面上的中国舰队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空中轰炸。 没过几天,中国海军的主力就全没了,几乎是全军覆没。 这场海战的惨败,让当时中国海军的将领们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制空权,没有航母,水面上的军舰在敌人的飞机面前,就跟“活靶子”没两样。 江阴之后,中国再也没有能打仗的海军了,这种切肤之痛,催生了民国海军最早的航母建造计划,但最后还是因为国家太穷太弱,成了纸上谈兵。 有人说,航母是“移动的活棺材”,在现代战争里容易成为靶子,可是你看看,从冷战到现在,每当哪个地方出事,最先出现在那片海域的,不还是航空母舰战斗群吗? 它不光是一个作战的平台,更是一个国家战略意志的体现和综合国力的象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第七舰队航母编队就在咱们家门口晃来晃去,用武力干涉我们的内政。 在台海危机的时候,面对人家强大的航母战斗群,我们除了抗议,几乎没有别的有效办法,那个时候,我们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没有实力就没有话语权”。 航母摆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在和平时期,它能有效地保护一个国家的海洋权益和海外利益。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那么长的海岸线和那么广阔的海疆。 中国超过七成的经济重心都在沿海地区,九成以上的对外贸易都靠海上运输,重要的能源和资源更是高度依赖这条海上生命线。 要是没有强大的海军,没有以航母为核心的远洋作战能力,这一切就像建在沙滩上的房子,一点保障都没有。 中国发展航母,不是为了去欺负谁,更不是为了挑战谁,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为了保护自己正当的发展利益和国家安全,必须补上的一课。 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标准配置”,而不是穷兵黩武的工具。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谈及人民海军当年的艰难岁月 局座潸然泪下

0 阅读:42
素鹤栖云

素鹤栖云

素鹤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