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惊险了!俄罗斯传来新消息 9月18日,据报道,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地区负责人

红雯看国际 2025-09-19 18:06:12

太惊险了!俄罗斯传来新消息

9月18日,据报道,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地区负责人拉季·卡比罗夫突然在“电报”频道发声。两架乌克兰无人机,居然炸向了俄气公司在当地的石油加工和石化综合设施!

这座距离前线1300公里的能源枢纽陷入火海,标志着俄乌冲突进入"精准外科手术"新阶段。当无人机能穿透腹地打击命脉,传统战争逻辑正在被彻底颠覆。

咱们先把目光聚焦到这次袭击的主角 —— 巴什科尔托斯坦的能源设施。这里可是俄罗斯的 “能源心脏”,光巴什内夫特炼油厂一家,每年就能加工 2600 万吨石油,相当于每天处理 52 万桶原油。

这是什么概念?俄罗斯全国 10% 的石油产品都出自这里,更别说还承担着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原油加工任务,整个里海能源供应链都得看它的 “脸色”。

可就在 9 月 18 日,两架乌克兰无人机直接穿透俄军层层防线,炸向了这里的石油加工和石化综合设施。虽然俄方一开始轻描淡写地说 “只是小火灾”,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种关键设施一旦受损,影响的可不仅仅是俄罗斯本土,整个欧洲的能源市场都得跟着抖三抖 —— 毕竟欧洲 12% 的柴油进口都依赖俄罗斯。

这已经不是乌克兰第一次对俄能源设施下手了。就在 9 月 12 日到 14 日那几天,乌克兰无人机接连袭击了俄罗斯的普里莫尔斯克港、基里希炼油厂等重要目标。

普里莫尔斯克港作为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最大的石油装运港口,每天要处理超过 100 万桶原油,结果被无人机炸得原油出口被迫暂停,单日损失就超过 4100 万美元。

更绝的是,8 月份乌克兰成功打击了 50 座俄罗斯炼油厂,直接让俄炼油产能下降了 30%,9 月份截止到 14 日又摧毁了 8 座。这一连串的 “组合拳” 打得俄罗斯措手不及,连俄总统普京的座机都差点在 5 月 20 日的无人机袭击中 “中招”。

说到这儿,估计有人要问了:乌克兰的无人机咋就这么厉害,能穿透 1300 公里的防线呢?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乌克兰的无人机技术近年来简直是突飞猛进,像 “地狱” 导弹无人机射程能达到 700 公里,“海狸” 远程无人机更是能飞 1000 公里。

最近还新曝光了一款 “索科尔 - 300” 无人机,用乌克兰国产发动机的话射程能到 1300 公里,要是换上进口发动机,甚至能飞 3300 公里。这些无人机不仅飞得远,还特别 “聪明”—— 它们融合了自主研制和逆向工程技术,在西方导航系统的加持下,能像长了眼睛一样精准命中目标。

更让人头疼的是,乌克兰还学会了 “曲线救国”:把无人机藏在卡车的木质暗格里,偷偷运到俄罗斯境内,等靠近目标再突然起飞发动袭击。这种 “潜伏 + 突袭” 的战术,让俄罗斯的防空系统防不胜防。

再看看俄罗斯这边的应对。说实话,真有点 “捉襟见肘” 的感觉。虽然俄罗斯也在拼命升级防空系统,像最近测试成功的 “无人机杀手” 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成本低、重量轻,单兵就能操作,但这毕竟是新装备,大规模列装还需要时间。

更尴尬的是,俄罗斯连自家库存的 S-400 防空系统都不够用了,居然想把 2019 年卖给土耳其的那两套再买回来应急。可土耳其也不是省油的灯,趁机坐地起价,想拿旧系统换现金和新订单。

这事儿闹的,简直把俄罗斯的防空短板暴露得一干二净。而且,俄罗斯的军工生产也跟不上 —— 坦克炮弹能翻倍造,可 S-400 这种高精尖系统哪是说提速就能提速的?连俄国家技术集团老板都承认,防空导弹交付慢得让人头疼。

目前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正在彻底颠覆传统的战争逻辑。以前打仗,讲究的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现在无人机直接让 “后方” 和 “前线” 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俄罗斯的能源枢纽、战略轰炸机基地这些传统意义上的 “大后方”,如今都成了乌克兰无人机的靶子。更要命的是,无人机的成本实在太低了。

一架 FPV 无人机便宜的只要 330 美元,而俄罗斯的 T-90 坦克造价高达 250 万美元,这性价比简直没法比。乌克兰可以用 “群狼战术”,每天发射上百架无人机进行饱和攻击,俄罗斯却得花大价钱去拦截,时间一长,经济上根本吃不消。

这场惊心动魄的无人机袭击,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与无奈。当无人机能穿透 1300 公里防线精准打击命脉,当传统的 “钢铁洪流” 在廉价无人机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新的战争时代,真的来了。而俄乌冲突,正是这个新时代的 “试验场”,它所带来的影响,恐怕远远超出了战场本身。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