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次行使一票否决权!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美国就一项

老乡最是味儿 2025-09-19 16:04:49

美国再次行使一票否决权!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美国就一项关于加沙决议草案再次行使一票否决权,草案未获通过? 安理会的表决大厅里,那声“否决”像块重石投入死水。其他14个理事国的代表要么皱眉,要么低头,没人敢直视美国代表的眼睛。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过去十年里,美国为了袒护以色列,在加沙相关议题上投下的否决票,能铺满半张会议桌。有人翻出旧闻,2009年加沙冲突时,美国否决停火决议后,当地平民伤亡数在三天内翻了倍,那些数字背后,是没来得及躲进防空洞的孩子,是被炸毁的面包房,是断了电的医院。 这次的草案其实很简单,呼吁“人道主义暂停”,让救援物资能进加沙,让伤员能被送出来。连法国、日本这些美国的盟友都投了赞成票,可美国代表还是按下了否决键,理由是“可能影响以色列的自卫权”。这话听着冠冕堂皇,却堵死了加沙地带200多万人的生路。有记者在加沙边境看到,救援卡车排了三公里长,司机们守着满车的药品和奶粉,望着紧闭的关卡叹气,“再等下去,这些东西就成了废品”。 美国的否决权,早就成了“一言堂”的工具。联合国宪章里写着“大国一致原则”,本是为了避免冲突扩大,现在却成了个别国家偏袒盟友的挡箭牌。就像班级里的班长,拿着“维护纪律”的名义,却总护着自己的小圈子,哪怕小圈子里的人欺负了别人,也能轻飘飘一句“这事我做主”翻篇。其他同学敢怒不敢言,时间久了,谁还信这个班长真能主持公道? 以色列那边倒是松了口气。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声明里感谢美国“坚守正义”,可加沙的废墟里,有人用碎石拼出“为什么”三个字。那些失去家园的巴勒斯坦人,大概想不通:为什么同样是人命,他们的就不如别人金贵?为什么联合国的决议,能被一个国家的一句话推翻?这些疑问,像加沙上空的硝烟,散不去,也吹不散。 国际社会的反应耐人寻味。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走廊里红着眼争论,有人拍着桌子说“这是耻辱”;欧洲国家的外交官低头刷手机,假装没听见;中国代表则在发言里说“安理会不能成为沉默的看客”。这种分裂,比否决票本身更让人寒心——当大国只算自己的账,小人物的生死就成了可以牺牲的数字。 有人说“美国这是在保护盟友”,可真正的盟友,该是劝对方别犯错,不是帮着遮掩。以色列持续空袭加沙,国际舆论早就骂声一片,美国的否决票看似撑腰,实则把以色列架在了更尴尬的位置。就像给闯了祸的孩子递糖,暂时堵住了哭声,却埋下了更大的怨恨。 最可怜的是加沙的普通人。他们既躲不过空袭,又等不来救援,只能在社交媒体上发些碎片化的视频:断水的家里,母亲用湿巾给孩子擦脸;废墟旁,老人在找没被炸坏的古兰经;医院里,医生用手机闪光灯做手术。这些画面,比任何决议草案都更有说服力——他们要的不是政治博弈,是活着。 美国的否决票或许能拦住一份决议,却拦不住人心的转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质疑“一票否决”的合理性,越来越多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这就像堤坝上的裂缝,看着小,可水流总能找到出口。当公道被权力压制,总有一天,沉默的大多数会用自己的方式发出声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联合国决议 美国重建加沙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老乡最是味儿

老乡最是味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