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述】波兰近期的举动很不冷静,难道波兰领导人没有考虑到加强地区紧张局势的后果吗? 2025年9月的东欧局势,突然因波兰领空出现了无人机而变得高度紧张。 波兰方面突然对外宣布,多达19个“物体”侵犯其领空,波兰军方果断用导弹击落了其中数个“直接威胁”。 随后,波兰直指这是俄罗斯无人机侵犯了他们的领空,指责这是俄罗斯“史无前例的挑衅”,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增派军队防守边境,全面关闭通向白俄罗斯的边境,尤其是紧急启动了《北约》第四条,试图利用无人机事件,将北约拉进场。 霎时间,整个欧洲大陆风声鹤唳,仿佛2022年“导弹误击”事件的重现,甚至有人开始讨论该准备起用“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了,似乎波兰战争硝烟已起,波兰领导人似乎又听到了俄军飞机的轰鸣声。 北约一些成员国开始行动,包括秘书长马克·吕特、英、法、德等主要盟国迅速跟进,表态支持波兰,谴责俄罗斯等等。北约实处了惯用的“谴责+支持”的组合拳,启动针对他国的标准化对击流程。法国、英国、德国、丹麦等派战机支援波兰。北约不仅在舆论和外交上对俄罗斯形成压力,而且,开始采取援波的军事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于9月14日签署决议,同意北约成员国军队在波兰境内驻扎,作为北约“东部哨兵”军事行动的组成部分。而所谓的北约“东部哨兵”行动旨在加强东翼防御,具体部署细节尚未公开。但是,有丹麦、法国、德国等已参与,其他北约成员国也将加入。此次部署基于《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条款(即当一国安全受威胁时,其他国家需共同应对)。 波兰的举动是不是不够冷静呢? 波兰利用无人机事件如此兴师动众,使出一招又一招,当然有波兰的图谋:(一)试图夸大波兰所受到的安全威胁,以便将自身安全与整个北约绑定在一起,这或许能消除其担心俄军战胜乌军之后对波兰可能产生威胁的恐惧心理;(二)利用渲染俄罗斯对波兰领空的“侵略”,彰显波兰作为“欧洲盾牌”的关键角色,提升其在联盟内的话语权,可以借此来向北约要更多筹码;(三)通过渲染“侵略”,坚定抗敌信心,表现波兰政府的强硬姿态,削弱反对派的力量。 当然,主导“志愿联盟”的法国和英国,也积极呼应波兰,他们可以以此为依据,表明他们所主张的加强反俄援乌立场,加强对乌克兰提供援助,实施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以及组建“联合部队”部署在乌克兰的正确性。并波兰的紧张局势来扩大“志愿联盟”联盟的影响力,其实,是要凸显英法在欧洲的领头作用。这两个“拥核”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美俄阿拉斯加会晤之后,尤其是在当时特朗普表示美国将暂时停止援乌之后,一直想替代美国成为西方援乌阵营的“带头大哥”,因而,此次波兰无人机事件发生后,英国和法国在援波问题上表现得很积极。 然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态度似乎与有很大区别,9月11日,特朗普称俄罗斯无人机飞入波兰“可能是个失误”,并对事件发展感到沮丧,希望各方保持克制;9月15日,特朗普回应称“开始吧”,暗示支持北约采取行动支持波兰防御,但未明确支持其采取军事行动。特朗普此举,让欧洲的一些北约成员国,如英国、法国等,似乎其降温的作用,也使波兰不再加大声音嚷叫了。毕竟,现在美国仍是北约的“带头大哥”,虽然北约内部分歧加大,欧洲国家一直在喊着要加强防务自主性,但是,国总统特朗普的话语还是管用的。 波兰的卖力表演使地区局势更紧张,而果真引发了俄欧冲突,波兰将是冲突的前线,波兰极可能变成第二个“乌克兰”,波兰人不惧当北约与俄罗斯战火燃起之后的“炮灰”吗? 波兰总理图斯克直接将此次事件定义为“自二战以来最接近公开冲突的时刻”,这是不是头脑发热了?
波兰又宣布了这是朝夕令改吗?当地时间9月18号,波兰的内政与行政部长凯尔
【46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