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内阁宣布了! 2025年9月16号,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出来开记者会,脸上那笑就没下去过,对着底下一堆话筒说:“日美那关税协议,执行得那叫一个漂亮!” 这话一出来,底下记者们立马嗡嗡开了——要知道这协议从开始谈到期盼落地,日本政府前前后后可是熬了不少夜,现在能让他这么乐呵,肯定是有啥让他们觉得拿得出手的事儿。 其实这事儿得往去年倒腾倒腾。去年特朗普政府突然就对进口汽车和零件加关税,日本车往美国卖,关税一下子从2.5%涨到27.5%,这对日本车企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丰田、本田那些大厂的股价连着跌了好几天,连带着日本对美国的出口额也跟着往下掉。 当时日本首相石破茂还专门跑了好几趟美国谈这事儿,可每次都没谈出个正经结果,急得日本经济界的人天天唉声叹气。 直到今年7月,两边才算达成协议。美国松了口,把日本汽车的关税降到15%——虽说比最开始的2.5%还是高不少,但比起27.5%的天价,已经算能喘口气了。 当然,日本也得给美国好处:答应每年多买8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就说大米吧,进口量一下加了75%;还承诺要给美国投5500亿美元,专挑能源、半导体那些美国特别看重的领域投。 那时候不少日本做生意的都觉得,这哪儿是平等谈判啊,分明是没办法的妥协,可现在看林芳正这劲头,显然他们对结果挺满意。 真要论数据,这协议执行这几个月确实有点起色。日本财务省刚出的报告里写着,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六大车企在美国卖了149.78万辆新车,比去年同期多卖了4个多点,不算少了。 这里面本田最划算,因为它在美国本土生产的车占了70%,能享受到的关税减免最多,销量涨得也最猛; 丰田虽说在美国生产的车只占一半,但架不住它在美国市场攒了这么多年的老客户,出口量也慢慢往回升了。 林芳正当时还特意提了一嘴,说美国市场一回暖,日本汽车零件的出口额单月就破了1200亿日元,这数儿比协议刚生效那会儿好看太多了。 可这“漂亮”背后的门道,其实不少人都看得明白。就说那汽车关税吧,虽说从27.5%降到15%,但跟特朗普没上台前比,还是高了一大截。 像马自达那样的车企就挺惨,它在美国没那么多工厂,大部分车还是从日本运过去,光关税就多花了好几十亿日元,又不敢随便涨价怕丢客户,只能自己咬着牙扛着成本。 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更明显。现在去东京的超市逛,美国产的牛肉、大米都摆在最显眼的货架上,价格还比日本本地的便宜点儿。 北海道种大米的农户最近都挺窝火,他们种的越光大米以前在超市特别抢手,现在美国大米一来,抢走不少生意,政府之前说给补贴,到现在也没全拿到手,不少农户都愁得睡不着觉。 美国那边的态度也挺有意思。特朗普天天在社交媒体上吹,说这是“最伟大的协议”,帮美国农民打开了日本市场;可美国财长贝森特又出来放狠话,说要是日本执行得让特朗普不满意,关税随时能涨回25%。 这一会儿给甜枣一会儿拿棍子的,让日本政府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更要命的是,这协议连个正经的书面文件都没有,全靠两边口头约定,哪天美国突然变卦了,日本都没地儿说理去。 日本国内对这协议的看法更是分成两派。 汽车行业的人大多松了口气,丰田在美国的工厂最近都在加班加点赶订单,本田甚至计划再添一条生产线;可农业团体就炸了锅,秋田县的稻农还专门去政府门口静坐,举着“保护本土农业”的牌子,喊着要政府给个说法。 还有懂经济的人算了笔账,说日本承诺的5500亿投资,大部分都得投到美国指定的领域,最后赚的钱90%都得归美国,这跟赔本赚吆喝没啥区别。 更让日本头疼的是,这协议还把欧盟给惹毛了。 欧洲车企看着日本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一点点回升,自己却还扛着高关税,气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接放话,说要对美国的牛仔裤、杏仁这些产品加关税报复。 日本夹在中间,一边得讨好美国,一边又怕得罪欧盟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别提多难受了。 当时记者会上,林芳正拿着一堆数据说事儿:汽车出口涨了多少,农产品进口完成了多少,投资计划落实了多少。 可有人问他,那些抗议的农民和吃亏的中小企业该咋办,他就含糊其辞地说“整体利益比局部牺牲重要”。这话传到日本乡下,不少农户都摇头说,这“漂亮”也就是政府脸上好看,跟他们没啥关系。 现在东京街头的报纸上,一边登着丰田在美国卖得好的喜报,一边是北海道稻农愁眉苦脸的照片。 林芳正说协议执行得漂亮,或许从出口数据上看确实没毛病,可这漂亮背后,日本车企、农户还有中小企业付出的代价,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而且谁也说不准,明年美国会不会又变主意——毕竟那15%的关税,特朗普一句话就能给涨回去,到时候林芳正还能不能笑得这么开心,真不好说。
日本内阁宣布了! 2025年9月16号,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出来开记者会,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19 10:50: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