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9年,康熙好不容易生擒鳌拜。但班布尔善仍在撞击殿门,鳌拜嘚瑟道:“康熙你退

吴仁韵说 2025-09-19 09:59:09

1669年,康熙好不容易生擒鳌拜。但班布尔善仍在撞击殿门,鳌拜嘚瑟道:“康熙你退位吧,老夫绝不杀你,保你终生富贵!”话音刚落,班布尔善喊道:“皇上,鳌拜图谋不轨,臣前来救驾,皇上开门啊!”

在清朝崛起的历史中,瓜尔佳·鳌拜的名字总是与"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紧密相连。这位出身将门的年轻人,从一开始就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精通骑射,年纪轻轻就在军中崭露头角,为后金政权的扩张立下赫赫战功。 皮岛战役是鳌拜军事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明朝将领毛文龙盘踞皮岛,与后金形成对峙之势。皇太极深知皮岛的战略重要性,在多次进攻未果后,任命英郡王阿济格统领军队发起新一轮进攻。在这场关键战役中,鳌拜主动请缨担任突击任务。他与准塔共同向阿济格立下军令状,发誓必定攻下皮岛。尽管明军火力凶猛,鳌拜仍然带领部下冲锋陷阵,最终助清军攻克皮岛。这场胜利让鳌拜获得了三等男爵的爵位和"巴图鲁"(勇士)的称号。 随后的松锦之战更加奠定了鳌拜的军事地位。在这场关系到明清两朝命运的大战中,鳌拜率领镶黄旗护卫军与明军展开激战。面对明军的猛烈进攻,鳌拜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素养和决断力。他在战场上连续指挥五次战斗,每战必胜,最终助清军取得了这场关键战役的胜利。因功,鳌拜被提升为一等梅勒章京,成为八旗将领中的重要人物。 入关之后,鳌拜又在西充之战中展现出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在追剿张献忠的大西军时,鳌拜再次担任先锋。他率领先头部队与大西军展开激战,在这场战役中不仅成功击毙了张献忠,还击破了大西军130多处营垒,彻底瓦解了大西军的主力。 然而,鳌拜的人生轨迹并不仅限于战场。在政治舞台上,他展现出了与战场上同样坚定的态度。皇太极去世后,满洲贵族中出现了严重的继承纷争。作为镶黄旗护军统领的鳌拜,毅然选择支持皇太极的子嗣。他与其他八位大臣在豪格府邸会盟,共同发誓要拥立先帝之子。当多尔衮试图夺取皇位时,鳌拜等人在崇政殿上公开表达了坚决的态度,以武力相威胁,最终促成了年幼的福临即位。 这一选择让鳌拜在多尔衮摄政期间饱受磨难。他先后三次被判处死罪:第一次是因为没有执行谕旨而被罚银治罪,第二次是因支持豪格而被牵连,第三次则是因为包庇锡翰。但每一次,鳌拜都顽强地挺了过来。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性格,加上他对皇室的忠诚,最终赢得了顺治帝的器重。 从一个戎马征战的将领,到位居朝廷重臣,鳌拜的人生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的军功赫赫,政治立场鲜明,但也正是这种刚烈的性格,最终将他推向了另一个命运的转折点。在后来担任康熙朝辅政大臣期间,这位"满洲第一勇士"的权力之路,还将迎来更大的波澜。 顺治十八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驾崩,留下遗诏指定八岁的玄烨继位,并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四位大臣虽在顺治灵前盟誓要同心辅佐小皇帝,但权力的天平很快就发生了倾斜。 索尼作为位居四辅臣之首的重臣,已年迈体弱,对朝廷事务多有推脱。而苏克萨哈虽为四辅臣中的第二把手,却因曾依附多尔衮而不受其他大臣认可。遏必隆虽出身名门,却性格懦弱,常常只是附和他人意见。在这种局势下,排名最末的鳌拜反而因其资历深厚、军功显赫而逐渐掌握了最大的权力。 随着权力的扩张,鳌拜的专横也日益显露。当康熙身边的侍卫倭赫对其不够恭敬时,鳌拜便以"擅骑御马、取御用弓矢射鹿"的罪名将其处死。不仅如此,他还将倭赫的父亲费扬古及其另外两个儿子一并处决,将他们的家产赏给了自己的弟弟穆里玛。 康熙六年,索尼病逝前建议康熙开始亲政。此时的苏克萨哈看出了形势的危险,请求解除辅臣之职,改为守护顺治陵寝。这一举动触怒了鳌拜,他随即给苏克萨哈罗织了二十四条罪名,最终将其处以绞刑,并诛其族。至此,四大辅臣只剩下软弱的遏必隆和专横的鳌拜。 为了铲除这个权势熏天的重臣,年轻的康熙帝开始了周密的布局。他先是选择了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让他们在宫中日日练习布库(摔跤)。鳌拜见状只当是小皇帝沉迷玩乐,丝毫没有防备。 1669年,时机终于成熟。康熙先是将鳌拜的心腹派往各地,又暗中控制了京师卫戍。当鳌拜受召入宫时,那些练习布库的少年突然将其制服。就在鳌拜被擒获的关键时刻,班布尔善在殿外高喊:"皇上,鳌拜图谋不轨,臣前来救驾,皇上开门啊!"而此时的鳌拜仍不知悔改,竟向康熙提出:"康熙你退位吧,老夫绝不杀你,保你终生富贵!" 朝廷大臣们随后对鳌拜进行了审讯,列出了三十条重罪,本应处以死刑。但康熙考虑到鳌拜曾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且早年曾为救皇太极留下多处伤疤,最终决定免去死罪,改为革职禁锢。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满洲第一勇士",就这样在禁所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于康熙八年离世。

0 阅读:1207

猜你喜欢

吴仁韵说

吴仁韵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