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宣布了   9月16号这天,欧盟直接官宣要对咱们中国的PET纺粘无纺布搞反倾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19 09:50:29

欧盟宣布了   9月16号这天,欧盟直接官宣要对咱们中国的PET纺粘无纺布搞反倾销调查,这消息一出来,不少做无纺布生意的企业都跟着紧张起来。   说真的,这次调查不是凭空来的,早在8月8号,就有两家行业里的大公司——德国的Freudenberg和美国的Johns Manville,一起给欧盟委员会递了申诉材料,现在总算是正式进入官方调查流程了。   这两家公司其实都挺有来头的。德国那家Freudenberg,去年光做高性能材料这块儿,就有14亿欧元的营收,在14个国家开了35家工厂,妥妥的行业巨头;   美国的Johns Manville更厉害,背后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一年销售额能超过45亿美元,在欧洲市场布局好多年了。   这两家联手出来施压,明眼人一看就懂,肯定是咱们中国无纺布产业这几年发展太快,抢了他们的市场份额,让欧洲本土的同行坐不住了。   再说说PET纺粘无纺布这东西,平时看着不起眼,用处可广了——口罩、手术服这些医疗用品要用它,包装材料、建筑上的防水布也离不开它。   这几年咱们中国在这个领域真是发力了,现在全球一半多的无纺布产能都在咱们这儿,反观欧洲本土企业,市场份额也就两成上下。   咱们的产品质量稳,价格又合理,在欧洲市场卖得越来越好,这自然就碰了人家的蛋糕。   欧盟搞这种调查有自己的规矩,最长能拖14个月,这段时间里,咱们这边要提交证据,他们那边也得核实,最后还得让欧盟成员国的代表组成个贸易防御委员会投票,得绝对多数票才能否决委员会的决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可不少。   其实这种事儿以前也发生过,之前欧盟对咱们光伏产品搞双反的时候,也是当地企业先跳出来提申请,后来谈了好久才定了价格承诺,现在这事儿有点像翻版,就是产品从光伏换成了无纺布。   有意思的是,这两家申请企业背景还不一样,德国那家是纯欧洲本土的,美国那家虽然是美国公司,但在欧洲有好多工厂,他们凑一块儿施压,说白了就是想借欧盟的贸易保护政策,给咱们的产品设卡子。   现在中欧贸易本来就挺复杂的,一方面2025年两边贸易额都到7800亿美元了,平均每分钟就有1000万的货物在往来;另一方面,从电动汽车到稀土出口,好多领域都有摩擦。   欧盟这会儿选在这个时候对无纺布下手,难免让人联想到其他领域的争端。   更巧的是,就在欧盟宣布调查的前几天,咱们商务部刚对美国的模拟芯片搞了反倾销调查,看得出来,现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都在拿法律当武器护着自己的利益。   不过咱们中国企业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了,当年光伏企业应对欧盟调查的时候,商务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还有企业自己,四个方面一起使劲儿,形成了联动,这次无纺布企业估计也会照着这个路子来。   按照流程,企业得配合填调查问卷,把成本核算这些证据准备好,争取拿到市场经济地位,不然要是被用了替代国数据,税率可能会特别高。   行业协会也会出面,组织企业一起应诉,跟欧盟那边沟通游说,就像当年机电商会帮光伏企业那样。   而且欧盟内部也不是一条心,那些靠中国无纺布进货的欧洲进口商,还有下游用这些材料的企业,肯定不希望加征关税,他们的反对声也会影响最终结果。   往远了看,这次事儿不光是麻烦,其实也藏着机会。咱们中国无纺布企业这几年一直在搞技术升级,不少产品质量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完全有能力在法律框架下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这也能逼着企业多开拓些新兴市场,别太依赖单一市场。就像当年光伏企业应对摩擦的时候,学会了在全球布局,这次无纺布企业说不定也能借这个机会,提升自己的国际化能力。   毕竟在全球供应链里,咱们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不光是成本低,更重要的是有完整的产业链,反应还快,这种底子不是一次反倾销调查就能动摇的。   接下来这14个月,双方肯定要来回拉扯,对咱们企业的法律水平和行业团结都是个考验。不过回头看看中欧贸易的历史,每次有摩擦,最后都是通过协商找到平衡点的,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互利共赢。   欧盟市场需要质优价廉的无纺布,咱们企业也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相信最后能通过理性对话和法律博弈,找到一个两边都能接受的办法,总不能让贸易保护主义耽误了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