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俄罗斯外长宣布 2025年9月18日消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7号在莫斯科开会时表示,欧盟和北约近期的行为意在破坏乌克兰问题和平解决进程,且使劲制裁俄罗斯根本没用。 在乌克兰问题上,欧盟和北约的行为确实耐人寻味,拉夫罗夫提到,欧盟正试图说服美国放弃调停努力,重新与俄罗斯对抗。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当俄美元首8月会晤后释放出和谈信号时,欧洲一些国家却忙着游说美国加大对俄制裁。 这种“口头上呼吁和平,行动上拱火浇油”的做法,像极了在伤口上撒盐,更让人不解的是,欧盟一边宣称支持乌克兰重建,一边却在讨论向乌克兰派遣部队。 这种把士兵送上前线的提议,到底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制造新的危机? 拉夫罗夫所说的“制裁无效”,其实早有迹可循,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至今,欧盟已对俄罗斯实施了18轮制裁,涉及能源、金融、军工等多个领域。 但结果如何呢,俄罗斯的石油出口转向亚洲市场,中国和印度的进口量占比超过85%,反而让欧盟失去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2025年8月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对欧盟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同比下降4%,而亚洲市场的进口量却增长了23%。 这种市场的快速调整,让欧盟的制裁如同打在棉花上,看似用力却使不上劲。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内部在制裁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明显,德国、匈牙利等国对进一步制裁持谨慎态度,因为他们清楚,制裁俄罗斯的同时也在伤害自己的经济。 俄罗斯应对制裁的策略,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他们通过立法建立反制裁机制,限制对不友好国家的能源出口,同时加速推进远东开发战略。 2025年9月,俄罗斯新版“2050能源战略”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将能源出口重心转向亚洲,计划到2030年将对亚太地区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提升至980亿立方米。 这种战略调整,不仅减轻了对欧洲市场的依赖,还为俄罗斯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军事层面,俄罗斯的应对同样值得关注,面对欧盟对军工企业的制裁,俄罗斯采取“新老结合”的策略,一方面翻新苏联时期的坦克库存,另一方面加速生产T-90M等现代化装备。 2025年,俄罗斯计划交付1500辆坦克,其中T-90M的年产量预计突破300辆,这种灵活的产能调整,让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仍能维持强大的军事能力。 从长远来看,欧盟和北约的做法可能适得其反,持续的制裁不仅没有削弱俄罗斯,反而促使其与亚洲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欧盟和北约若继续沉迷于制裁的“快感”,不仅无法解决乌克兰问题,还可能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经济困境。 而俄罗斯通过灵活的战略调整,正逐步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主动,未来的国际秩序,或许将不再由少数国家说了算,而是由那些能适应变化、坚守底线的国家共同塑造。 在这个意义上,拉夫罗夫的清醒之言,不仅是对西方的提醒,更是对整个国际社会的警示。 参考资料;中国国情《俄外长:欧盟和北约欲破坏乌克兰和平进程》
就在刚刚,俄罗斯外长宣布 2025年9月18日消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7号
菲菲谈国际
2025-09-18 17:32:24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