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74军副军长余程万在香港意外遇害,女儿在收拾余程万的遗物时,在他日记本上看到有这样的一段话:“我生平最感谢的人就是张恨水了,他帮了我两件大事! 余程万1902年生在广东台山一个商人家庭,从小读书,考上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从排长干起,参加东征和北伐,一步步升到营长。抗日战争开始,他带部队打了不少仗,1938年当上74军57师师长,这个师叫虎贲师,作风硬朗。 这第一件大事,就藏在1943年常德城的断壁残垣里。那年冬天,余程万带着8000虎贲师死守常德,面对三万日军整整扛了十多天。最后城里只剩几十人,他才带着残部突围,转天又跟着援军杀了回来。可蒋介石不看这些,庆功宴上就把他抓了起来,说他丢了城池要枪毙。 这时余程万想到了写小说的张恨水。他派部下天天去陪张恨水聊天,讲守城时战士抱着炸药包与日军同归于尽的故事,讲老百姓偷偷给部队送粮食的事。听多了这些,从没写过战争的张恨水动了心,花了一年写出《虎贲万岁》。书里把虎贲师的英勇写得明明白白,出版后全国家喻户晓。舆论一发酵,蒋介石只好把他放了,还升了副军长。 第二件事更有意思。苏州姑娘吴冰读了《虎贲万岁》,被书里的英雄打动,特意跑到南京去见余程万。两人一见倾心,后来成了夫妻。余程万常说,这是张恨水用笔给她送来的缘分。他想给张恨水送厚礼,人家没收,只收下一把日军战刀作纪念。 可这事细想起来心里不是滋味。打胜仗的将军要靠小说家救命,本身就透着荒唐。蒋介石凭一句话就能定人生死,全不顾常德百姓六万多人联名作保的情谊。张恨水的笔确实厉害,能让英雄美名远扬,可书里写的“死守到底”,和余程万最后突围的实情多少有些出入。 更让人唏嘘的是,这位虎贲英雄最后没能死在战场,却在香港的劫匪枪战中丢了性命。他日记里没说的是,到了香港后,曾经的铁血将军只能靠开米店、当铺过日子。那些在《虎贲万岁》里被歌颂的牺牲,终究没能换来回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55年,74军副军长余程万在香港意外遇害,女儿在收拾余程万的遗物时,在他日记
海边观潮客
2025-09-18 16:44: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