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首席经济顾问米兰投票反对美联储降息方案!   9月中旬美联储的这场利率决

蛋总扯个事 2025-09-18 10:38:46

美国总统首席经济顾问米兰投票反对美联储降息方案!   9月中旬美联储的这场利率决策会议上,几乎所有人都同意降息25个基点,唯独刚上任的理事斯蒂芬·米兰投了反对票。   这位同时还担任总统经济顾问的官员,坚持认为应该更大幅度地降息50个基点。   更让人关注的是,他前一天才刚刚宣誓就职,第二天就在关键投票中唱反调,这在美联储的历史上可不多见。   了解美联储的人都知道,这里的决策向来注重共识,毕竟12位投票成员里,7位理事由总统提名经国会确认,任期长达14年,就是为了减少政治干扰。   但这次米兰的反对打破了这种默契,更特别的是,他还没辞去白宫的职务,要到明年1月底才结束在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任期。   这种"一脚在白宫,一脚在美联储"的状态,让不少民主党人捏了把汗。   米兰向来主张激进的经济政策,在担任总统顾问期间,他就推动过大规模关税政策,还写过文章建议改革美联储,甚至一度主张削弱央行独立性。   这次刚上任就主张更大幅度降息,与其说是经济判断,不如说更符合他一贯的政策风格。   毕竟美联储多数成员担心,降息太快可能让刚控制住的通胀反弹,而米兰显然更在意通过宽松政策刺激经济。   从经济数据看,双方都有道理,美国上半年经济增长放缓,就业数据不如预期,确实需要政策支持。   但通胀刚从高位回落,贸然大幅降息风险不小,这种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政策并非预设路线",其实就是在平衡各方意见。   但米兰的立场显然更贴近白宫的期待,总统一直公开呼吁美联储采取更宽松的政策。   市场对这种政治与央行的交叉反应敏感,消息公布后,美股先涨后跌,美元指数也坐上过山车。投资者担心的不是降息本身,而是背后可能的政治干预。   毕竟美联储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央行的标杆,靠的就是不受短期政治压力影响的决策公信力,如果货币政策开始迎合政府短期诉求,长期来看会动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   米兰自己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承诺会维护央行独立性,但他的行动却让人疑虑,毕竟他曾直言不讳地说,总统提名他是因为"喜欢我的政策观点"。   这种坦诚反而更让人担心,当货币政策观点与政治立场高度重合时,很难让人相信决策不受影响。   更值得注意的是,米兰的任期可以延续到2026年,如果之后再获提名,甚至可能在美联储待更久。   这意味着他的政策倾向可能长期影响美联储,要知道,理事一旦上任,总统也无权罢免,这种制度设计原本是为了保障政策连续性,现在却可能成为固化政治倾向的工具。   这场看似普通的投票分歧,其实暴露了美国经济治理的深层矛盾,米兰的反对票让人们重新审视:在政治极化的当下,美联储还能守住它的"防火墙"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比一次降息的幅度重要得多。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美联储新任理事米兰成唯一反对者 主张降息50个基点》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蛋总扯个事

蛋总扯个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