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李鸿章去世,他给子孙留下4000多万两白银和无数家产。可没想到,5

南风意史册 2025-09-16 11:45:20

1901年,李鸿章去世,他给子孙留下4000多万两白银和无数家产。 可没想到,52年后,他的孙子,43岁的李子嘉,竟因为穷得买不起食物,活活饿死了。死后,他的身上只裹了一张破草席,找了一个空旷的地方,草草埋葬了事。   “我家钱粮堆成山,十辈子也花不完。”李子嘉面对老家仆的劝告说道。这句豪言出口不到二十年,这位李鸿章嫡孙就在1953年寒冬的芜湖街头贫病交加而亡,下葬时仅以草席裹身。   李子嘉是李鸿章长子李经方与英国籍夫人所生。1910年出生时,李鸿章虽已去世,但其家族仍掌握着惊人财富。   据《李氏家族资产清算报告》记载,仅芜湖地区的田产就达十余万亩,上海租界房产逾百栋,另有银号、当铺等产业无数。李子嘉在1934年分家时获得芜湖产稻区田产7000余亩、上海租界洋房4栋及每月500银元零花钱。   这位豪门公子的挥霍速度令人震惊。史料记载他同时包养十多个情人,单次打赏就达百枚银元;在赌场一夜输掉整条街的房产;雇人抬着银元箱到处吃喝玩乐。   1949年前夕,所有家产均已变卖一空。芜湖市工商联1950年登记显示,李子嘉已成为无业游民,靠乞讨和友人接济度日。   与李子嘉这一支的没落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李鸿章家族其他分支却人才辈出。其弟李鹤章的后代中,就包括了清华大学的奠基人之一李经羲、以及当代杰出画家李道增等众多杰出人物。这样的鲜明对比,正应验了《曾国藩家书》中的那句警世名言:“家财万贯,若子孙无德,反为累赘。”   这段历史给予当代人深刻的启示。真正能够传承下去的,从来不是有形的金银财富,而是勤俭自律的品格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需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重视培养下一代独立自主的人格。   不论出身贫富,都应当深刻认识到。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得来的,而守住家业往往比创立家业更为艰难。让我们以史为鉴,在创造个人价值的同时不忘贡献社会,共同致力于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信息来源: 《清史稿》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